大清铜币又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时间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乐事。
该枚户部大清铜币直径为2.8厘米,该钱币正币面珠圈环绕,圈内铸有“大清铜币”四字,中心突起铸一阴文代表地名,为“鄂”字。上铸满文,满文的两旁是纪年“己酉”字样,左右两侧书“户部”二字,下环铸刻“当制钱十文”五字。
钱币背面中间珠圈内为蟠龙图案,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威风凛凛。钱币包浆自然,历史痕迹非常明显,整体保存良好,朝晚期所铸的大清铜币以其精美的外观、高超的铸造工艺,独特的历史价值俘虏了一大片藏家的心,又因存世量极为稀少,导致价格一路狂飙,极具收藏价值。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乐事。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當制五文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铜币与银币部分成交记录: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 壹圆 估价 250万---390万
光绪元宝北洋造 库平七钱二分 估价 220万万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币 估价 160万---340万
光绪元宝 安徽省造 估价万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 估价220万万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 壹圆 帆船币 估价100万---180万
大清铜币户部《湘》当制钱十文 估价150万--220万
光绪元宝户部 当制钱二十文 估价 160万万
咸丰重宝 五十二两五钱 宝福局样币 估价 180万--3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