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一、乳腺导管扩张的病因:
1、可能与乳腺退行性变、内分泌失调、乳腺外伤、哺乳障碍等导致局部导管排乳不畅,分泌物淤滞及阻塞致导管扩张有关;
2、乳头畸形、乳头内陷也是一个明显的病因。且本病多好发于乳头及乳晕周围;
3、乳腺内的各种病变,压迫乳管;
4、导管扩张症可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脓液普通细菌培养均阴性。
二、乳腺导管扩张的乳管病理改变
除各种引起导管扩张的乳房病变外,单纯的乳管病变可分为:
早期:病理改变为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导管分泌功能失调,使输乳管内大量含脂质的分泌物积聚,从而引起导管扩张。
后期:导管内淤积的脂质物质分解,形成乳房包块。时间延长其产物可渗出管外,造成导管周围组织炎症,重者可出现坏死灶,可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除以浆细胞显著外,还可见多量的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等形成结核样肉芽肿,虽结构酷似结核,但无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杆菌。合并严重感染可形成脓肿和窦道,腋窝淋巴结肿大。
晚期:乳腺扩张的导管管壁纤维化,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出现乳头内陷,包块与皮肤粘连。因而多数作者认为,导管扩张症与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
而乳腺导管扩张治疗的方法很多,我们应当采取非手术治疗,针刺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外贴疗法太舒特乳腺贴,据悉,太舒特乳腺贴,通过局部空位敷贴,依靠静电场对人体皮肤和空位产生生物调节作用,能够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调理乳房组织微循环,改善乳腺疾病,增进荷尔蒙分泌效果,打通乳腺导管,强化乳腺功能,促进胸部血液循环,预防毒素於塞,技能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淤,也能软坚散结,排出毒素等作用。
三、预防措施
1、妇女应每年定期做乳腺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应注意保持乳头乳晕区的清洁,适当帮助清除分泌物,避免穿过紧的上衣和乳罩。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