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古董藏家何安达 陈淑贞夫妇
今天要讲的这对收藏家夫妇的故事,颇为传奇。一句话概括:你走你的大道,我过我的小桥。明说就是,他们夫妇俩在艺术品收藏上,你藏你的,我收我的,并且还各自给自己的藏品开了个堂号。
更狠的是,到最后他们不仅没有分道扬镳,还成了各自收藏领域的坐标!来,先看看他们家第一个堂号跟主人。
奉文堂
主人:妻子陈淑贞(Susan Chen)
陈淑贞,英文名Susan Chen,香港著名的收藏家、古董商,是第一位以女性收藏家的身份加入第一届求知雅集的会员,在移居香港之初时,就加入了东方陶瓷学会。
2015嘉德香港秋拍“见微知着——奉文堂吉金”专场, “汉青铜烙银瑞兽纹杯”以逾624.5万港元成交,由着名收藏家刘益谦竞得,为本场之冠。
陈淑贞女士倾其一生创办了奉文堂,她一生的私人珍藏极具特色,收藏领域广,涉及门类多,从近现代书画,到青铜器,高古陶瓷、文房杂项,且品位不凡。在她的私人收藏里,其个人经历也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盏
陈淑贞的收藏极为丰富,从近现代书画,到青铜器,高古陶瓷、文房杂项,且品位不凡。
春秋,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银质鎏金镶玉夔龙纹带钩
比如,她爱好收藏竹椅、竹雕,就跟她的家族起先在台湾经营竹业有关,童年时期作为玩物的竹制品,恰恰成为她后来收藏生涯中收藏竹雕艺术的动机,也正是因为来自最初的兴趣,让陈淑贞藏下很多旷世竹雕精品。
清康熙 刘源题字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比如收藏瓷器,是归于幼时受到的熏陶。她回忆,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姐姐都会带着自己去探望外公外婆,步入正堂,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只放置在靠墙方桌上的青色大圆盘,配上清新优雅的水仙花,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外公告诉陈淑贞,这个盘子是明末龙泉清幽水仙盘,查看年历得知,明末至今已经400多年,从此,陈淑贞对中国陶瓷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愫。
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 奉文堂旧藏
长大后,台中市的“中央书局”是陈淑贞最爱去的地方。她清楚记得,“高三”那年,一次来到书局,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齐白石的《宰相归田》,题记: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可为盗,不肯伤廉。陈淑贞很是喜欢,于是找到书局的经理,提出能否出让这件印刷品。被拒绝后,陈淑贞并不放弃,又提议:“如果哪一天拆下的时候,可不可以再卖给我。”后来如愿买到了这张齐白石的印刷品,并将它挂在了自己的卧房。母亲常常笑说,等你以后有了钱,也许可以买到真迹而不必再挂印刷品了。
齐白石 宰相归田 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 成交价 2364万港元
婚后,陈淑贞陪着丈夫住在台北阳明山。当时陈淑贞的丈夫是美国驻台湾地区外交官,周末的娱乐除了偶尔打高尔夫,大部分时间都是逛台北中华商场的古董店,还有台北“故宫”、台北历史博物馆等。因工作关系,陈淑贞与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吴玉章先生相识,并经常就中国陶瓷向其请教,多次将在古玩店淘到的瓷器请他鉴定,但十有八九他都会微笑地告诉她是后仿品。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 奉文堂珍藏
陈淑贞说,她曾买下一件“汉代绿釉”的瓦片,吴处长看完摇摇头说这是广东新做的,目前仍常用来补盖屋顶。陈淑贞说:“听完这话就跟浇了盆凉水一样,从头冷到脚,心里很难受。一次次地枉交学费,但我仍不气馁。”之后她陆续又拿了七八件东西给吴处长看,可没有一件是对的,其自信心差不多消失殆尽。
南宋吉州窑黑釉过墙木叶盏 奉文堂旧藏
又有一天,一个古董商告诉陈淑贞他收了一件宋代黑釉茶碗,来源非常可靠,于是陈淑贞急速赶到他店里,一看是一件不起眼的黑麻麻的茶碗。同去的朋友说,若在街上看到这个碗,连踢一脚的兴趣都没有,但陈淑贞还是坚定地买下了。“据店主说,这个碗是日据时代一个日本收藏家留下来的。”陈淑贞说,“我赶紧把吴处长请到家里,一杯醇正的白兰地加一碟杏仁花生开始了我们的鉴宝活动。吴处长很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一件宋代建窑茶碗,日本茶道者的最爱。从此,我对宋瓷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北宋钧窑天青釉小碗 奉文堂旧藏
三年后,陈淑贞的丈夫被派往香港地区美国总领事馆工作。移居香港后,夫妻俩结识了不少收藏家、行家,令陈淑贞眼界大开。后来陈淑贞加入了东方陶瓷学会,并以第一位女性收藏家的身份成为第一届求知雅集的会员,与各路藏家们分享各自珍贵的藏品。
北宋 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碗 奉文堂旧藏
几年后,陈淑贞发现收藏的经济负担太重,有进无出,于是决定开画廊将自己一部分藏品出售。陈淑贞回忆道:“一年夏天,中村先生,一位年届八十的日本京都中国文物老行家,来我公司整整坐了三个多小时。他感叹说,你这三个小时的买卖等于我三十年的买卖总和,佩服。他还笑说,你可以退休享受人生了。”陈淑贞仍记得那日与中村先生在自己办公室娓娓讲述曾经手的各类古董时,他瞠目结舌却又赞叹不已的表情。
战国-西汉,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
青铜错金镶松石带鈎
而说起她所收藏的青铜器,则主要是出于古董生意需要。她收藏青铜器超过三十年,基本是看到有价值的藏品都收入囊中,而从器物体型来看,多是以小型物件为主。
商 公元前17世紀-公元11世紀嵌松石饕餮紋青銅柄玉戈
从九龙半岛酒店后的背街,到港岛热闹的摆花街,最后辗转到雪厂街,陈淑贞的画廊开张30多年来,让她有机会搜罗到不少有眼缘的陶瓷。长年累月,陈淑贞售出的艺术品以及自己的私人收藏都引起了世界各地藏家和古董商的目光。
2014年,陈淑贞因病去世。临走前,她对好友说,此生无憾,她曾有辉煌财富,她的手摸过无数珍宝,她的眼鉴赏过艺术的极美。但最珍贵的,是她拥有的爱。从艺术收藏里,她得到了世间所有,何其有幸!也何其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