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展对于当今艺术界也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我们过多的强调画面的制作而忽略了艺术家本应有的文化自信与感悟;我们过多的参照既定的场景而忘却了中国画笔墨无限变化的可能。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天的艺术作品中更多的感受到真情实感,正如同周思聪、卢沉创作的《矿工图》一样,画面中的每一笔每一墨都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有感而发,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谱写的一曲有关人类大美的赞歌,这也是经典艺术能够穿越时代,能够激荡人心的根本所在。
同时,深圳画院此次展览在今年季夏时节推出具有多重的含义:首先是以此展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其次,本次展览已经入选了中国文化部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同时也是周思聪、卢沉先生的家属将《矿工图》组画、手稿及文献共计53件作品捐赠给国家的首次亮相,是《矿工图》组画自诞生以来规模集体面世,展览也将首次还原《矿工图》的艺术风貌。另外此展已是深圳画院美术馆在2007年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中的第36个展览,是周思聪、卢沉艺术研究系列中的重要专题。让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那段中华民族苦难的血泪历程,延续周思聪、卢沉两位先生对于幸福的追求,对于人类和平的祈愿。
周思聪字画的价格怎么定好拍卖,周思聪字画哪里可以收购
周思聪个人简介,深圳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向我们表示:“这样一个展览应当是周思聪艺术历程中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实以《矿工图》作为一个划分点,从文革或者说改革开放之前的周思聪以及文革之后的周思聪,从思想方法,创作手段,包括她的心境甚至身体状态,对于艺术本体的认识,对于人性的感知与剖析等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矿工图》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系列性作品,应该说在周思聪一生中是只此一件的。之前我们当然也会看到《人民和总理》这样的作品,但那时周思聪的作品我觉得还没有和很多中国同代艺术家拉开更大的距离,那时候我们发现的是周思聪非常具有人文关怀,同时也非常敏感,比如她那样一幅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作品,她会特别把名字叫做《人民和总理》,人民在首位。
《矿工图》组画最早的立意可以追溯到1966年。周思聪在《历史的启示——关于<矿工图>的创作构思》中曾经这样说:“卢沉首先有了初步的构思和构图,是以旧社会的矿工史为主线展开画面的。这套组画以《背井离乡》开始,描写农民逃荒求生,携家带口流入矿山。从第二幅《地狱之门》起,主要描写矿工们的生死搏斗,与厂主、监工、刑罚、瓦斯、饥饿、病痛等的触目惊心的搏斗,最后以《当家做主》的组画为结束”。
周思聪线描人体,而她自己曾经说过两句话,我觉得可以概括她一生的创作:她说我爱平凡的人,而她确实也是把人民,把平凡的人放在她艺术创作的主舞台上。她也说过,我爱静谧的大自然,所以你看她晚年画的荷花,那是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这样一种多苦多难的感悟,和病痛带给她综合的,一种身心状态的抒发,从而产生那样一种能让人去流泪的荷花创作。
2015年7月29日,“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于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展览首次整体而全面的呈现《矿工图》组画的历史面貌,并通过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去梳理、还原构思之初的《矿工图》组画。如同周思聪绘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负薪前行的妇女一样,《矿工图》无疑是她艺术生涯中最沉重,也是影响力的创作主题,这组画作由于时代与政治的因素,遭受过多种多样的争议。然而这并不影响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地位:它即被誉为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部揭露侵略罪恶,为人民苦难控诉的里程碑式力作,同时也是一件跨越时代、彰显人性的作品。它已然成为一座:“悲怆的纪念碑”,并会给观众那般“用心咬住泪水的感动”。(吴洪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