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唾液酸
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是一类线性、均一多聚α2,8连接唾液酸的独特碳水化合物,它主要通过典型的N-连接糖苷键附着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神经黏附分子上。多聚唾液酸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神经黏附分子的黏附性调节神经细胞发育、神经导向以及突触形成,从而在神经发育中起关键作用。
聚唾液酸-NCAM是介导细胞间和细胞-基质间黏附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很多部位存在并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结构中。实验证明聚唾液酸-NCAM在中枢能促进神经细胞及突触的发育生长,稳定突触以及加强神经信号传递,而这些生理活动已被普遍认为与认知功能有关。唾液酸和寡聚唾液酸占据许多生物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分子的糖链最末端,是细胞信息传递的第一接触位点,因此在许多生理和病理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聚唾液酸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的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面,在胚胎发育期间,特别是在大脑的发育关键时期聚唾液酸的生物合成过程非常旺盛。但是在成人人体周围神经系统中,聚唾液酸几乎不存在。一旦神经受到损伤,围绕神经的Schwann细胞会迅速合成聚唾液酸,许多研究表明聚唾液酸的合成有助于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非液化莫拉菌和脑膜炎奈瑟氏菌可利用细菌聚唾液酸荚膜与人脑细胞表面NCAM末端聚唾液酸的结构相似性,突破免疫防御系统而侵入脑组织。但目前已发现在一些非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K235)中也能大量分泌合成α-2,8糖苷键连接的聚唾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