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明代五彩瓷器具哪里可以免费拍卖?

  • 发布时间:2018-07-10 09:33:27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61号27楼耀中文化
    公司:广州耀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8688488396
    微信:YZWH20181688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五彩瓷器,明嘉靖时期产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等带有玻璃质的彩料,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与嘉靖五彩一样,万历五彩也是久负盛名。官窑烧制的主要是青花五彩瓷,也有一些单纯的釉上五彩(由于主要是红、绿、黄三色,以色釉为地,因此也被一些人称之为万历三彩)。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古瓷器在海内外拍坛上一直十分抢眼,专家蜂拥而至,拍价屡创新高。但如果仔细辨别的话,会发现在国内瓷器拍卖专场上,拍卖成交价名列前茅。大量流失海外据专家介绍,五彩瓷曾在明清两代出现过制作高峰期,许多官窑瓷器主要来自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但又各具特色,从流传下来的御窑作品来看,其宣德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可以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特征。不过,从当时历史记载来看,宣德官窑的五彩瓷也难为藏家所见,当然更谈不上大规模收藏了。

    `一些行家分析认为,中外藏家对五彩瓷的分歧态度始于明万历时期。许多五彩瓷销往日本后,不仅深得当时日本社会人士的喜爱,而且被上层人士和专业收藏家所珍视。进入清明以后,日本人更加痴迷中国产的五彩瓷,许多人不惜重金求购,并掀起一股五彩瓷收藏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经过多次叫价,最终以4404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最gao的中国瓷器,也是五彩瓷拍卖至今最gao的价格。尽管以后五彩瓷在拍坛上再未出现疯狂的一幕,但是其价位基本价位都是处在1000万以上的。

    该对万历五彩盖敛罐,直口、帽式盖、阔肩、圆腹下敛、平底,盖钮作宝珠形,器身满饰五彩图案。盖面饰流苏花绘纹,肩部饰花绘纹,腹部饰罐身绘五彩龙纹,以矾红彩绘画祥云火焰纹,绿彩绘画飞龙赶珠纹,运笔粗犷豪放,笔笔精准,红彩鲜艳欲滴,绿釉青翠夺目。明宣德已有五彩,嘉靖、万历朝以五彩见称,此罐采用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彩相结合方法绘制,红浓绿艳是这时期五彩器的重要特点,同时以浓艳的青花绘制部分草丛,更衬托出彩色的雅致明泽,色彩对比强烈,绚烂陆离,形象生动,疏密有致,虚实谐调,实为是万历官窑精品。该器造型稳重敦实,大气磅礴,保存极为完好。整体构图繁密,技法熟练,画工较好,玻璃质感强,色泽纯正,绚烂陆离,以红浓绿艳取胜。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前人曾赞誉:“龙是神圣的象征,五彩玲珑极尽华丽”。

    明成化瓷器款识介绍

    大明成化御窑瓷器的款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成化早中期生产的御窑瓷器其款识也和宣德时期的款识一样,为青花楷书竖排双行"大明成化年制"外面围以青花双圈。见图1。围饰的双圈是在陶车上制得,显得均匀规范。

    2.成化御窑瓷器生产发展到中后期,其款识又有了新的发展,采用了成化首创青花楷书竖排双行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外面围以青化双方框的新款识。其围框是以手工绘制而成,笔道不规整,青花色彩浓淡不均。

    3.成化御窑瓷器还有一种款识,以青花楷书单行自右向左书写"大明成化年制"。这种款识主要用于小的高脚杯盏底部内侧,或大盘类瓷器外侧上部。

    中国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珍品无数。每一个瓷器品种的产生、存在和流传都为瓷器发展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不可缺少的一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称得上重彩浓墨,影响较大的可为唐代的白釉、花釉(如果说唐三彩是陶向瓷转化的重要标志,那么还可列入唐三彩),宋代的青瓷(以五大名窑和龙泉窑为代表)及青白釉,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红绿彩,明代的永乐甜白、宣德五彩、成化斗彩,清代的康熙青花和康雍乾三朝的粉彩、珐琅彩。这中间,明代的永、宣、成化青花虽然名贵,但它是元青花的承继和发展,本质上并没有脱出元青花的框子。万历、嘉靖彩瓷也是一样,它们是在宣德五彩和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的必然结果。“天时”是指明代全国几大著名的瓷窑,均出现衰落的趋势,尽管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各类陶瓷,但无论从产品的质量还是数量以及产品的多样性方面,均无法和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上彩绘瓷媲美。如浙江龙泉窑仍继续烧造青瓷,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器虽然仍为人们所钟爱,但在陶瓷的胎釉和制作工艺方面却无法和景德镇的瓷器相抗衡。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