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菊石鉴定

  • 发布时间:2018-07-11 18:24:34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黄边南路
    公司:广州浩天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手机:13590111307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菊石,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菊石不是现生动物而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通常分为9目约80个超科,约280个科和约 2000 个属,以及许多种和亚种等,它与鹦鹉螺是近亲。

    菊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初期,在中生代得到繁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因而,它比恐龙的出现早1.7亿年。菊石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体外有一个硬壳--这是它自己建造的蜗居,与鹦鹉螺的形状酷似。在头足类的进化过程中,除鹦鹉螺外,其他的种属已不再背负着一个沉甸甸的硬壳,而是轻装前进。

    菊石贝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以旋转形的壳为多。菊石的壳也分前、后、背、腹;。菊石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1厘米;大的则达到2米。

    "棱菊石"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菊石。在2.45亿年前出现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使"棱菊石"从地球上消失了。后来出现了"齿菊石",当这种动物在三叠纪成为主要的海洋动物时,恐龙也开始到陆地生活。然而,"齿菊石"在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就消失了。后来,还有"腹菊石"、"白羊石"、"箭石"。

    菊石化石均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并与许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过研究,推测菊石栖居在热带至温带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可划分出颇为精细的菊石带。在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所含的各种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泥盆纪菊石主要出产于广西南丹等地,石炭纪化石也主要产于广西,二叠纪菊石分布较广,在我国南方有广泛分布。三叠纪菊石主要在贵州,西藏,四川,湖北等地。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有大量的侏罗纪菊石化石,甚至随手可得,因为在2亿多年前,那里曾经是古喜马拉雅海,由于造山运动,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层的菊石,就呈现在地面上,成为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变化的见证物,同时也为恢复当地的古生态环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证据。白垩纪中国菊石甚少

    菊石化石的收藏价值:菊石化石的纵剖面呈美丽的螺旋形,棕黄色半透明, 色如琥珀, 闽、台一代民间认为菊石可以转运、行气,给人带来好运气、好风水,多喜收藏,室内成对摆放。个体硕大,色美者价高,精美者可称宝石级收藏品。2012年,台湾市场出售70cm直径菊石切片,一对价值新台币。 不过菊石总体产量还是很大的,它的科研价值胜过收藏价值。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