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身处的年代正值明亡清兴,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下层知识分子,他身世漂泊,几乎大半生都是在避难和艰难谋生中渡过的。“百苦不一乐,到老尚谋生”。是对他对自己一生遭遇的叹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龚贤出生于江苏昆山官宦之家,他出生时,其实已然家道中落。幼年起随家迁居南京,十岁前,母亲便已去世。
萧平老师谈到:“到南京不久,他父亲另娶。他祖父和父亲一起到四川去公干,从此一去不复返,而且没有任何消息,不知是在路上遇害了,还是如何,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是一个谜。所以龚贤的少年时代是很不幸的。”十三岁时,龚贤开始习画,与杨文骢同师董其昌。明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南京秦淮河畔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的危机。青年时的龚贤也怀着建功立业的热血,参加了复社的活动。由于人品正直,以及在诗、书、画上均有造诣,龚贤在南京士大夫中渐露头角。
龚贤精品集,然而好景不长,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年轻的龚贤因野居北郊而幸免于难。战争将他的生活拖入贫困之境。当时,北方已被清军占领,相对比较安定,清廷为复兴农事,圈地复耕,招募流民前来垦荒。为了谋生和躲避战乱,龚贤无奈开始了北漂。但生长在江南的他,长于吟诗作对,却不善于经营,加之身体羸弱,无法长期适应北方的清苦生活,不久后只好南归。
龚贤回到南京以后,早年娶的妻子和孩子都已经在贫病中死去。他孑然一身,茕茕独立,难以生存下去。他在《之广陵留别南中诸子》中写道:“壮游虽我志,此去实悲辛。八口早辞世,一身犹傍人。”字里行间包含着伤感。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渡江来到扬州,再次续娶,并以卖画鬻字糊口。后来,龚贤应了泰州府海安镇徐逸的招请,前往滨海小镇海安,当徐逸儿子的家庭教师。在海安,龚贤得到东家的礼遇和关照,宾主相处融洽,总算有了一席安身之地。他一度产生定居海安的想法,说“爱此将添隐者扉”。
龚贤字画私下交易价值怎么体现
龚贤小品山水画,大概是难以忍受内心的孤独,龚贤写下“短衣曾去国,自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的诗句。35岁时,龚贤又离开小城海安,回扬州生活。在扬州的十多年,他看了许多富商巨贾收藏的古代名画,每有看画的机会则不放过,尽力要对方把所有的收藏都拿来观瞻。遇上喜欢的画作,便探究画理,凭记忆反复摹写,得其精髓才肯罢休,大量的观摩使他的诗歌与绘画都走向成熟。
1666年,将近半百的龚贤又觉得在扬州生活没有安全感,他曾言“避贼还避兵,奔腾如惊禽”,于是决心迁回家乡南京。但回南京没多久,又遭到权势者的迫害。如果说青年时代的龚贤还有一腔政治抱负,经过多年的漂泊,遍尝世事悲欣,他不免产生了归隐的想法,为了再次避祸,龚贤最后决定隐居于南京城西的清凉山。
他在山上购置数间房屋,屋旁有半亩地可以种竹栽花,所以他将住所取名为“半亩园”。“半亩园”的地点非常好,可以登高远眺、纵览故国江山,也可以亲近自然,安心绘画。龚贤曾请王翚画了《半亩园图》,并题了长跋来描写“半亩园”的景色:“清凉山上有台,亦名清凉台。登台而观,大江横于前,钟阜横于后。左有莫愁,勾水如镜;右有狮岭,撮土若眉;余家即在此台之下。转身东北,引客视之,则柴门犬吠,仿佛见之。”
市场近几年龚贤字画拍卖成交记录:
龚贤1688年作翠嶂福建----成交价:RMB224.00万----成交日期:2009年5月8日
龚贤空山无客立轴----成交价:HKD68.75万----成交日期:2015年10月5日
龚贤松荫琴韵立轴----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3年6月4日
龚贤双松茅舍立轴----成交价:RMB218.50万----成交日期:2012年7月22日
龚贤(款)甲子成交价:RMB59.80万----成交日期:2015年4月3日
龚贤名山仙居图立轴----成交价:RMB88.00万----成交日期:2005年7月11日
龚贤山水册页(十二开)----成交价:RMB190.40万----成交日期:2008年6月8日
龚贤寒林图立轴----成交价:RMB236.50万----成交日期:2004年11月21日
龚贤麦穗两岐立轴----成交价:RMB126.50万----成交日期:2015年6月7日
龚贤1651年作秋窗读易----成交价:RMB253.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12日
龚贤1688年作翠嶂福建----成交价:RMB224.00万----成交日期:2009年5月8日
龚贤满山新绿图镜心----成交价:RMB57.20万----成交日期:2007年12月23日
龚贤1683年作仙山楼阁----成交价:RMB985.60万----成交日期:2007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