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量越来越少,投资价值日益升高,近十年来,古钱币市场行情一路走高,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古钱币十分抢手,至2009年,已经出现十分惊人的涨幅。十年以前北宋钱币和清代钱币一枚一般只有几元钱,如今已增值数百倍以上,且仍在不断上涨之中,这一现象值得广大集币爱好者关注。收藏的快乐并不完全在于得了一件心仪的宝贝,而是收获此物件的过程。在我收藏的经历中,就曾出现过不少让我感动的时刻,这些时刻让我难忘,更让我铭记。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清代钱币的起源,可以称得上清代钱币的始祖:
近年来,随着钱币收藏行情的不断升温,古钱币逐渐进入藏家的眼球,各地钱币拍卖会上,古钱币专场也多次拍出好价。近期,西安拍古钱专场成交量总共614件,总成交价金额为543余万元,成交率为63%。其中,清“咸丰元宝”宝泉当五百雕母以6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此次专场的标王。对此专家表示,古钱币具有较大收藏投资空间,升值快的当数其中的珍品类古钱币,在市场上十分受追捧,涨幅很大。
汉文天命通宝大样,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九年(1616)铸造。当时铸行量不大,目前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读法由穿左读起,至穿右,再上下读。左为阿甫开依,汉译为“天”;右为福令阿,汉语为“命”;上为罕,汉语为“汗王”;下为几哈,汉语为“钱”,合译为“天命汗王之钱”。满文读音为:“阿甫开依福令阿罕几哈”。满文钱为小平大型(27-28毫米,重5.46克)。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26毫米,重4.6-6.0克),发行量更少。天命通宝,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xp钱径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努尔哈赤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建了八旗兵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仿照蒙古和汉族政权模式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的八角殿即位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定都就在赫图阿拉国号为“金”(为了和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有所区分史称“后金”)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
哪里专门拍卖天命通宝
满文天命通宝值多少钱,天命通宝铜质为黄铜和红铜(出土量黄铜少于红铜),这两种文字的天命通宝是同时铸造的,相传当时女真(满族)人多不不用钱,天命通宝大多用来充当装饰品。汉文天命通宝面文是楷书汉字,为直读“天命通宝”。钱文书法较差,钱背无文字。无论是满文天命通宝还是汉文天命通宝其铸造都是工艺相当恶劣、铜色赤暗,这也和后金初建,努尔哈赤初创汗业,未设钱局,试用小炉铸钱,故形制粗劣,内外郭多不齐整,轻重厚薄不一。及天命六年迁都辽阳,始正式铸造汗钱,并广为流通。
满文天命通宝,面文为无圈点老满文,素背,钱径大于汉文天命通宝钱。基本版别有昂命与降命两种,又可细分为长字,中字,阔天等版。汉文天命通宝,面文为四字楷书“天命通宝”,素背。读法与满文天命钱不同,顺序为上下左右。钱文粗犷豪放而不失精致,字体古朴,仔细品读别有一翻韵味。基本版别有降天昂命和降命版以及昂天类。又可细分为小天,双点通,长人命,象鼻通等版。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