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理疗相结合的时间配合: 理疗能够迅速解除视疲劳,提升视力;直线训练可稳定和提升训练成果,快速矫正斜弱视,同时减缓屈光发展,提升长期效果。 1 时间。第一个月,前一周,做5次理疗,2次直线训练,交替进行理疗和直线训练。一周之后,隔2天交替进行理疗和直线训练。理疗效果不明显者,可加多直线训练的强度,一般情况是斜视、视觉参差、单纯性近视的情况比较多 。训练时多应配合棱镜进行,以提升训练矫正的效果。 2 横线训练功能一般在直线训练或者磁疗后进行,训练眼外肌、六条肌、脻状肌,提升眼机能、减轻视疲劳。 3 第二个月,每周做2次直线训练,一次理疗即可。 第三个月以后是保养性质,每周训练2-3次即可。 4 配合的训练科目:明暗训练、视野训练。 更多资料欢迎访问深圳看得清 第一部分 直线训练功能 近视弱视的直线训练矫正方法,是德国察尔特医生(博士)发明的治疗视光疾患的有效方法,具有非常多的实用功能。能够对单纯性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眼位调节、双眼融像、视觉调节、单双眼复视等视光功能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由于其应用功能广泛,使用者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并研究总结应用的相关技巧,从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 第一 直线视力训练方法的 适用人群 对于眼视光方面的问题,使用直线训练仪都会得到良好的效果。青少年康复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包括正视眼、近视、近视性弱视、散光、散光性弱视、老花、远视、远视性弱视、斜弱视、眼震、调节不足、调节无力等。 看得清直线训练仪是通过光标在不同视距点之间的直线运动,慢速、快速的移动和停留,使眼球发生内旋运动、外旋运动,促进睫状肌、巩膜肌被动实现三连动, 从而达到强化眼肌、提高调节能力的作用。通过红绿光的强化刺激,视网膜感光敏锐度大大提升,针对斜视、隐斜视加用棱镜训练镜,构建佳用眼轨迹,能快速改变眼位偏斜症状。 1.协助改善近视性弱视、斜视或内外旋机能不佳,启动困态眼的内外旋机能,促使眼外肌的内聚及外散能力更良好,训练上下斜肌使眼球内旋调节能力增强。 2.加强眼球运动,使屈光系统更协调使调节及集合的关系更合理运作,令黄斑中心窝注视能力加强。 3.远视患者(老花患者)通过在眼前加放高度数凹镜注视近距离光标,使晶状体调节能力增强,近视代偿,快速提升视力。 4.近视患者通过训练使屈光系统更协调,使调节与集合的关系更合理运作,促使调节机能更好,巩固视力,稳定度数。 5.斜视、隐斜视患者通过训练眼位得到及时矫正,保持眼球佳运动状态和正确的运动轨迹。 6.快速提升视距。绝大部分人群做完训练后,裸眼视距都有10cm以上的提升,视野范围明显扩大。视距没有明显提升的人群都会感觉眼睛转动灵活,眼肌得到锻炼,用眼疲劳的现象逐步消失。 第二 直线训练方法操作五要素 一 速度: 以眼球转动可以跟上灯光运动、不放弃为宜。如果眼球不跟进,则放慢速度;如可以全程跟进,可逐步适当加快,每次增加一点儿。 速度越快,训练的效果越好 ! 但对于调节力弱的患者,以慢速的效果比较好。 二 训练时间: 10—30分钟;近视10分钟,弱视30分钟。由于直线训练的强度非常大,容易视疲劳,因此,把握好合适的时间,时间太长反而会有负面效果。 三 视距确认: 近视点――光标由远到近,由看得清楚过渡到模糊之后变双,俗称爆裂点,即近视点;一般在7-8CM会比较好。可用笔尖测试,也可以用直线仪灯光测试。 远视点----光标由近到远,由看得清楚过渡到模糊之后变双,俗称爆裂点,即远视点。越远视力越好。 远视点与近视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视距。视距越长越好! 四 停顿时间: 慢4秒,快0秒或不停顿。 眼肌非常好时,用1-2秒停顿。 眼肌根本不能清晰聚散时,用4秒; 作例行保养(和放松),可不停顿。 五 选择训练镜片 一般使用的训练用镜为黄底,6-8棱应用较多。如果镜力过大,也可准备3-9棱镜,棱镜度的大小,根据患者融像功能好不好来确定,融像好的,可选择7-10棱镜;融像不好的,选择4-7棱。 OUT(负)镜,底朝外,练习内聚,训练10分钟,选低于实际屈光度150—200度开始。 IN(负)镜,底朝内,练习外散用(多用于融像训练),训练10分钟。前4-5次可不做。 IN(正负)镜,放松用,一般用正球镜。底朝内,度数500度以上,可用负镜。做5-6分钟,不做外散时,可多些时间。高度近视多些放松时间。 弱视患者要做两次放松,即先做一次,再做内聚,后做外散,后放松。 后可不戴眼镜再看一会儿,3-5分钟 。 近视、棱镜、散光片的放置顺序:球镜靠外侧,棱镜靠眼球一侧。 六 斜视训练详解 注意:以下训练务必在矫正屈光不正后,且矫正配镜在一个月后进行训练。 显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共同性斜视(直线模式):训练目的是以恢复眼位偏斜且保持眼球无运动障碍及无复视。选择底朝内棱镜佩戴训练。令患者注视视标,先慢速由远到近,观察患者眼球运动,至调节近点停止,重复。此训练周期不宜过短。若患者眼位恢复正位,视功能无明显障碍则无需处理。若出现融像,隐斜量大,集合过强则参照“隐斜量过大”训练即可。 (横线模式)若单眼正位,另一眼偏斜,但眼球运动无障碍,无复视。应遮盖正位眼,打破融像,偏斜度大可加入底向棱镜增加训练强度,视标运动方向应与眼偏斜方向相反。 麻痹性斜视:由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其典型特点。训练目的是以消除复视和混淆视及恢复眼球运动。当眼球运动时,斜视角不断地变化以致所视物体不能稳定。遮盖一眼后,症状即可消失。由于突然的眼位偏斜,视觉定位功能被破坏,患者走路时步态不稳,常向某一方向偏斜。因眼位偏斜角不断变化所以无需棱镜,先远后近,注视调节远点前方视标,慢速让视标靠近,训练时长建议20分钟,训练周期定制不宜过短。此训练应配合我司33点训练仪共同训练以增加双眼的协调运动,恢复眼球运动。 间歇性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 训练目的是为了让间歇性斜视固定回隐斜,再通过双眼集合训练,恢复或增强其集合能力。 以间歇性外斜作为例子:先用三棱镜反复遮盖法确定患者偏斜度,三棱镜反复遮盖不断调整三棱镜角度直至打开遮盖后眼球运动停止,则三棱镜度数与眼球偏斜度中和。 选择相应棱镜与三棱镜所测量角度效果相同的棱镜度,令患者佩戴棱镜做遮盖,此时眼球运动是停止的,若还在运动证明未能中和偏斜度,则需增加棱镜度反复测试。 佩戴能中和偏斜度的棱镜后做增加集合能力(双眼)训练。 反复训练一个月后,眼球运动固定,无偏斜,则取下棱镜。若融像功能正常,能双眼单视(双眼同时清晰看到某一视标,无重影,无头晕),则成功。若遮盖法测试眼球运动固定,无偏斜,但不能正常融像,则参考“隐斜量过大”进行训练。 隐斜量过大: 隐斜引起的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来自于大脑持续紧张以保持由于不完美的双眼固视引起的视觉干扰。这些组成眼疲劳的主要症状,把这种疲劳称为肌性眼疲劳。主要的症状是:头痛、畏光、近视力下降,有时远视力也下降;偶然情况下,当融合功能下降,偏斜变为显性,复视就会出现同时伴随明显的间歇性斜视。 前期检查双眼隐斜量并记录,因隐斜量过大所引起上述症状因及时训练,无症状可不理会。 倘若由集合过强引起的内隐斜初期训练应遮盖单眼,后期再进行双眼训练。若是由集合不足引起的外隐斜应双眼训练,同时可以增加集合能力。 注意事项: 小朋友耐心不足,可以先用一副训练用镜,再逐步过渡到2-3付镜训练 。 视距在1米以下的,先选△4 ,视距超过1米的,选△6 或者更大。 低近视度数选用△4 ,高近视度数选择△6 或者更大。 单眼屈光参差非常大的,用遮眼板遮住不参加训练的眼睛. 融像不好的,先做放松,再练IN- 融像 。 融像好的用△7--△10,融像差的用△4-△6。 在具体的棱镜数选择上,以灯光运动时,眼睛跟得上为宜。 弱视都选择50-200度,球镜的正、负及度数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远视性弱视,是眼机能不好,应用先视距,再放松的程序,不做融像。 检查融像时,把标靶上的两个灯变一个灯,再变成两个灯的距离越长,融像功能越好。 高调节时,选镜要比平时戴镜度数高;低调节比平时戴度数低 第三 操作要领 本直线训练有模式选择、速度选择、视距选择、前后停顿选择、时间选择5个项目,在开机模式下,120秒不动则自动关机。 1. 模式 分为A、B、C、D、E、F六种,长按为开关机,且开关设备皆伴随长鸣一声,开机时自带系统检测功能(灯全亮)。A—(近视弱视综合训练)、B—(内聚训练)、C—(外散训练)、D—(内斜视训练)、E—(外斜视训练)、F—(弱视训练) 2. 速度 分为5个档位,1档慢,5档快;根据患者的调节力,要跟得上光标的移动速度,分别用不同的速度。每按一次增加一档。一般情况,选择慢速1档开始训练比较好。 3. 视距 分为5个档位;第七灯为近的视距,约59cm,第19灯为远视距;逐步过渡到19灯位。每按一次增加一档。 4. 停顿 分为0-4秒;可分别设置为0秒、1秒、2秒、3秒、4秒、。每按一次,增加一档,近点远点停顿时间一致,长按可恢复出厂设置(启动恢复出厂设置功能时,会伴随长鸣一声,默认设置为:模式为A,速度1,视距1,停顿0,无声)。 5. 时间 分为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每按一次加5分钟,长按控制声音的开关。 第四 训练技术及训练实例 近视的训练与选镜 近视训练时,选择度数应按欠矫的方式开始训练,直至取消全部近视度数。即原来是3.0D,则选择2.0D开始训练,每训练十次,再降低50或100度训练,直至完全取消近视镜片。 一 放松训练 目的:雾视原理,放松睫状肌 时间:5-8分钟 选镜:针对假性近视患者,用base-in prism(外散训练镜更多资料欢迎访问深圳看得清 全国免费热线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一村吉华路229号瑞龙大厦5楼A9
公司:深圳看得清视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手机:15914027556
电话:0755-84668558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