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官窑都可以大几百万 上千万 上亿
你数数国内大的拍卖行,嘉德保利匡时等等
一场春拍或者秋拍下来 有多少件东西是上千万的 如果保利大拍下来有10件东西上千,那这场拍卖会算是征集的质量相当高了,但是一场拍卖下来,按保利算,瓷器部分起码得1000件以上。比例是多少??
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的重点,应该区分官窑的等级
这就好比,奔驰c200和s600都是奔驰,但是你能说两个价钱一样吗??
说说民间收藏。
民间有官窑,毕竟有大批紧跟市场的行家,拍卖行流出的东西也会流回民间行家手中啊。
真正懂行的人,他一定知道手上的东西大概能卖多少,要真说一件本来价值上千万的被人几万买走,现在真的很难很难见到了,特别是市场已经算很透明了。
所以决定官窑价格的,还是东西的本身。不论东西是在拍卖行还是民间。
平台固然重要,但是一块普通石头永远卖不出黄金的价格。
这里面有很多种因素,首先许多大拍卖行所上拍的官窑大都有传承说明,比如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等一线拍卖行所上拍的官窑大都被名人收藏过,具有完备的传承信息,以2017年拍了天价的明嘉庆五彩鱼藻纹大罐为例,最早是由大收藏家胡惠春所藏,之后又在2007年被台湾大藏家曹兴城以上千万拍得,该件藏品收藏脉络清晰,都出自国际一线拍卖行,名人效应加上藏品本身的稀缺性,这样的藏品拍出过亿的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民间我也曾见过类似的藏品,或多或少有些残缺,再加上缺乏清晰的收藏脉络以及名人效应,往往成交价只有大拍同类藏品的十分之一不到,所以我们理解官窑藏品为何能拍出天价,一要看该官窑藏品的稀缺性(有的官窑同类别器型的很多),第二要看传承(是否上过国际及国内一线拍卖行),第三要看品相,第四要看完整性,所有这些综合标准考量过后才能真正确定出这件官窑的未来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