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2008年狂飙般的遍地开花,也没有2013年密集的天时地利,2018年春拍在相对冷静的市场环境中,超越2013秋季,悄然制造了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高点。然而在历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十年调整后,如今的市场却已展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本质。回归健康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会在何时迎来它的下一个“牛市”-
根据艺术网统计,以香港和内地12家市场权重的指标拍卖公司的成交数据为基准,2018年春现当代艺术板块共上拍了2230件标的,其中1746件顺利成交,成交率为78.3%,总成交额为36.8亿元。
在成交件数相差无几的前提下,这一成交额同比2017年春季,上涨了58%,涨幅惊人。而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36.8亿元的成交总额也小幅超越2013年秋季、2011春等历史高点,成为该项统计的历史值,并预示了市场结构的深层次变化。
作为市场上行的号角,高价拍品在每一次市场热潮中都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而2018年春季,千万级高价作品对市场的拉升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图表-2可以看出,2018年春拍成交价超1000万元的拍品共有78件,其中香港市场成交51件,内地市场27件,三项均为历史。
谈到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的日趋差异化,知美术馆艺术总监、资深艺术品顾问王从卉表示:“如果去除西方的部分,香港市场至少减去一大半的成交额,其实它们的萎缩一点不比内地少,只是香港市场可以迅速填充进来的内容很多;而内地市场走的是开发自己藏家基础的路线,或者跟历史观相关的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内地市场这个举措很有价值,这也是现在两地的区别。”
在相对微妙的经济环境中,现当代艺术市场成交额重回高点,对于大多数参与者而言,现在或许没到可以乐观的时候,但市场至少给出了一些乐观的暗示。伴随着二级市场逐渐变成其应有的模样,市场主要诉求也将从短线投机,变为对艺术家作品长远期望的购入。而健康的市场环境,将是未来迎接真正“牛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