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楼2302室
众所周知,瓷器有官窑和民窑之分,那么,什么是官窑?什么是民窑?官窑和民窑瓷器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官窑?官窑起自唐代,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
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 “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
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
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
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明代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
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50多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
。
什么是民窑?民窑是相对于官窑而言,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窑及其产品,
都是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
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唐代以后,各
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等。宋元时,民
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300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
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
窑所出。
福利来了→ 在民间流传的瓷器经千百年的流通或土蚀,往往都沾有油渍和污点,收藏时常须经过洗刷清
洁,使古瓷器神采焕发。在洗刷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和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
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
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
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
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
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
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
洗刷瓷器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楼2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