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超临界流体再生法
据1近的研究资料表明,在CO2的临界点附近,再生效率的变化很大;对未被烘干的椰壳活性炭,则需要延长其再生时间。CO2超临界流体法再生的1佳温度为308K,当温度超过308K时,再生不受影响;当流速大于1.47×10-4m/s时,流速不影响再生;用HCl溶液处理后,会使椰壳活性炭再生效果明显改善。对苯而言,再生效率在低压下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16.0MPa压力时的1佳再生温度为318K;在实验流速下,再生效率会随流速加快而提高。
2.4超声波再生法
由于椰壳活性炭热再生需要将全部椰壳活性炭、被吸附物质及大量的水份都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有时甚至达到汽化温度,因此能量消耗很大,且工艺设备复杂。其实,如在椰壳活性炭的吸附表面上施加能量,使被吸附物质得到足以脱离吸附表面,重新回到溶液中去的能量,就可以达到再生椰壳活性炭的目的。超声波再生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超声再生的1大特点是只在局部施加能量,而不需将大量的水溶液和椰壳活性炭加热,因而施加的能量很小。
研究表明经超声波再生后,再生排出液的温度仅增加2~3℃。每处理1L椰壳活性炭采用功率为50W的超声发生器120min,相当于每m3椰壳活性炭再生时耗电100kWh,每再生一次的椰壳活性炭损耗仅为干燥质量的0.6%~0.8%,耗水为椰壳活性炭体积的10倍。但其只对物理吸附有效,目前再生效率仅为45%左右,且椰壳活性炭孔径大小对再生效率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