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汁,有一个传说。
清代,谢崧岱进京赶考不幸落第,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直接用于书写,那就既省时又省力。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研制成可以与墨锭相媲美的墨汁。
现在的制墨工艺更显成熟,制墨时,一般只要将胶溶解,用以100到120度蒸汽,加压进行催化,然后混入烟煤粉搅拌成泥浆状,最后模压成块,晾干后即为成品。
墨汁稳定性高,预冷凝结,不受空气和酸碱的影响,书绘作品能够长期保存,这也就是古董字画存在的原因。溶胶、拌料、辗轧、掺和是墨汁生产制作过程的一般步骤,是溶胶必备设施,带有压力的高温蒸汽对胶体熔为胶液起催化作用。
然后,经拌料成墨膏,研磨出光度和色泽,掺和调节成墨汁。由于胶的存在,墨汁受冷即会凝固,因此,生产加工的每一步都应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以增强其稳定性。采用蒸汽加热制成的墨汁,亲和力强,不易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