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一生写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但现在我们所相识早的作品应是写于康熙二十六年岁所书的《游禅智寺诗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因还未见得35岁以前的作品,以是金农早期的书法艺术渊源我们无从所知,但从其四五十岁的作品来看,他对汉隶下过很深的功夫。虽金农书法作品众多,但差异作品间有明确的分界线,每种字体都各具特色,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一样平常将它分为八分书(隶书)、行草书、写经体楷书、隶楷、漆书五类。
八分书(隶书)作品主要集中在35岁至50岁前后。金农三十六七岁先摹仿《西岳西岳庙碑》《乙瑛碑》《夏承碑》等汉碑,特殊是对《西岳西岳庙碑》的浸淫,从30岁到晚年留下了许多临本,现故宫博物院藏的《临西岳西岳庙碑册》写于雍正十二年岁时。他还在一首论书诗中描绘过学此碑的感受“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驰骋。耻向书家作仆众,西岳片石是吾师。”金农隶书《王融传》(现南京博物院藏)就是学《西岳庙碑》很好的证实。清末民初书法家王瓘题跋曰“汉人分法,自赵宋以后,遂失自传。赵松雪、文徵明偶一为之,但取方整而已。至邓谷口,力争复古,用笔纯师《夏承碑》,深得汉代技法。沿及雍乾之际,善隶者人人宗之矣。能出其范者,冬心先生始。亦以后入步,后见《西岳西岳碑》,笔法为一变。此册运笔结字纯师《西岳碑》,间亦有芝英笔体吐露毫端,盖习气既久,未能遽然欲尽也。至匠心独运,精妙着迷处,实不愧为中郎入室学生。安吴书评仅列能品,犹未许为知音也。”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金农书法,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张总监(联系方式在上方)
金农书法鉴定真伪技巧
金农39岁(雍正三年)先北游,作品署名由金司农改为金农,《王彪之井赋轴》署名为金司农,现藏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金农隶书典型“倒薤”笔法的张作品。然作甚“倒薤”?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有倒薤者,世传务光辞汤之禅,居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风时至,见叶交偃,像为此书以写道经。”清赵翼《题百体寿字》诗:“错刀悬针器什样,转蓬倒薤草木姿”。简而言之“倒薤”就是点画重下而急出,似“倒韭叶”,金农的“倒薤”点画得益于对《西岳庙碑》的重复临习,且这一笔法在50岁以后的“漆书”中体现得更为夸张和强烈。
金农书法图片欣赏,金农35岁起先写行草书。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29岁),厉鹗造访金农,观其书法,留下“堂堂小颜公,颇喜究希奇”,“论书近捃识,勿事征倒薤”之诗。康熙六十年金农(35岁)题邗上高翔所赠《山水轴》道:“内史书兰亭,绝品阅世久。风骚翠墨香,得之独漉叟。楮烂字画全,光华神情厚。……少日曾摹仿,摹帷遮新妇。自看仍自收,空箱防污垢。”《自书诗稿》落款为“金司农”,应是39岁以前书,点画未见颜鲁公、二王笔法,忠于汉隶,多倒薤,阅读之,文辞清静与躁动并存,飞跃中见浪漫。《自书三体诗残册》书于乾隆十七年(南京私人珍藏),点画中参入了漆书笔法,但总体依旧是汉隶威风凛凛威风凛凛。
近几年藏品金农书法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金农款梅花诗纹随形端砚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RMB51.75万---成交日期:2012年9月9日
藏品名称:金农1756年作隶书七言联对联
估价5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2016年12月4日
藏品名称:金农十六罗汉
估价100.00到120.00万---成交价:HKD163.18万---成交日期:2004年4月25日
藏品名称:金农隶书临华山庙碑立轴
估价280.00到380.00万---成交价:RMB563.50万---成交日期:2014年12月14日
藏品名称:金农墨梅立轴
估价8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8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26日
藏品名称:金农丁丑(1757年)作隶书七言联(二幅)...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3年12月12日
藏品名称:金农隶书自作诗镜心
估价12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235.75万---成交日期:2015年6月6日
藏品名称:金农人物立轴
估价6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62.40万---成交日期:2010年8月15日
藏品名称:金农千竿修竹扇面镜框
估价8.00到10.00万---成交价:HKD76.40万---成交日期:2010年11月30日
藏品名称:金农壬申(1752)年作隶书六言对联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RMB178.25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7日
2018年怎样拍卖金农书法
由此可见,金农对颜真卿和二王的学习并未上手,行草书也由汉隶化出,各阶段威风凛凛威风凛凛随其他书体转变而略有转变,但“字字自力、撇法多用倒薤,”这样的书法威风凛凛威风凛凛伴其一生,中年以后愈加渺茫老辣。随着岁月的流逝,金农先信仰释教,晚年更有“如来小弟”、“心出家庵粥饭僧”的署款,47岁以后写经体楷书始见。《梅花十二册》题款(乾隆二十二年作),乾隆八年书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存浙江北京西泠印社华严经塔),乾隆二十五年作《佛像》题款皆是这类书风的代表作。这种书体由古代佛家写经体而来,愈到晚年愈瘦劲。清代蒋宝龄对其有“写经满百纸,画佛亦千纸”之形貌。
金农书法展销,50岁以后金农的书法泛起了新的转化,先泛起笔画粗细一致,隶楷参半的书体,王昶在他的《蒲褐山房诗话》中说冬心“书收支隶楷”,由此把金农的这类书体称为“隶楷书”。这种书体由古代的石刻文字,或是宋版镌刻文字而来。笔笔自力,少连贯之气韵,统一作品中重复的字绝相似,“若有类似,纯属有意”,但将其与其隶书、漆书相比,倒薤笔法是没有的。1738年的《隶楷书牛戬传记》,1741年的《相鹤经隶楷册》皆是此类书的代表之作。
今为人所熟知的是金农的漆书,自称“渴笔八分”,他72岁作隶书《相鹤经四屏》有言“余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唐、宋、元、明亦无此法也。康熙间,金陵郑簠虽善斯体,不行谓之八分。一时学郑者,更不行谓之渴笔八分也”。然他50岁以后就先作此书,是对八分书(隶书)的进一步生长,融入古代的飞白书,晚年到达岑岭。横画卧笔侧锋横扫,竖画以中锋直下,横粗竖细,向左的撇用倒薤法,向右的波挑则内敛,结字呈长方形。齐白石以为金农的漆书是从《天发神谶碑》而来“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清史稿·艺术传》以为漆书是“截毫端”所致,实为无稽之谈。写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只要起笔时铺毫适当,运笔顺势而为,即可有漆书“方起方收、直率斩截”之效。其晚年的漆书在行笔的历程中添加了不中止的详尽颠簸,更见生涩渺茫之感。扬州八怪诸书家之中,数金农和郑板桥书法具特色,缔造了一种非真、非草、非楷、非隶的“怪”路子,是对古典书法的新突破。
本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文化艺术交流企业。常年征集书画、书法、古字画、油画、古籍文献古玉翡翠杂项佛像田黄珠宝锺表邮品钱币等。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公司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外拥有一批稳定、精锐的合作伙伴。
始终秉承“求真、求实、诚信、和谐”的企业宗旨,努力成为中国艺术品文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一直不断努力前行。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交易/展览展销/宣传,
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同时请标明您的姓名、电话等详细联系方式。我们会在24小时内给您回复。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