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铸造年代不同为区别
清代铸造机制铜圆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统三年)止,历时十余年。1900年广东开铸铜圆之后,清政府谕令沿江沿
海各省仿铸时,并未规定统一的格式。全国各地皆自行开模铸造,各行其是。因此,大多未曾镌刻纪年,仅江南、江苏、奉天三省,除铸造无
纪年当十铜圆之外,另铸造了数种干支纪年铜圆。其中,江南铸有壬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
光绪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种年号当十铜圆;江苏铸有壬寅、癸卯两种年号当十铜圆;奉天铸有癸卯、甲辰、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种年号当十铜圆。 1906年,清政府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颁布统一的祖模,
命各地仿铸。故全国共二十个省局铸造的“大清铜币”,尽皆镌铸干支年号,无一例外。现存世的清代“大清铜币”当十,共发现乙巳、丙午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统元年,1909年)、辛亥(宣统三年,1911年)六种年号。
各省局铸造不同年号“大清铜币”的情况如下:
1、乙巳,铸此年号者,仅中央户部(无铭文)及奉(奉天)两局;
2、丙午,铸此年号者达十八局之多,计有中央、粤(广东)、闽(福建)、直(直隶)、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
)、滇(云南)、云(云南)、赣(江西)、汴(河南)、苏(江苏)、浙(浙江)、皖(安徽)、东(山东)、宁(江南)、淮(清江)等
;
3、丁未,铸此年号者五局,为中央、粤、宁、奉、汴等;
4、戊申,铸此年号者仅粤、宁两局;
5、己酉,铸此年号者较多,计有中央、粤、闽、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
6、辛亥,它局皆未铸造,独汴(河南)一局铸此年号。
大清铜币_ 近年来成交记录:
大清铜币二十文铜镍合金试样成交价:RMB188万
大清铜币(汴)己酉当制钱二成交价:HKD134万
己酉大清铜币中央汴字当制钱成交价:RMB227万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成交价:RMB115万
大清铜币二文满穿双花红铜试成交价:RMB321万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白铜成交价:RMB189万
享誉西北五省成交量高的古钱币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