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各个朝代的玉蝉,各有千秋

  • 发布时间:2018-08-25 19:13:18
    报价:面议
    地址:湖南,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三楼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手机:13142023670
    微信:qs17373414237
    电话:0731-8387446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蝉,也叫知了。在演化变为成虫之前生活在泥土之中,等脱壳变成蝉后,飞到树上,饮露鸣唱,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的高洁极为赞赏,这也是人们喜欢以蝉的形状作成饰品的缘故之一。玉蝉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多用作敛葬中含玉,放置于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有蝉形饰品出现了,玉蝉也大约是那个时候诞生的。就其用途来讲,玉蝉有三种类型:一种为佩蝉,佩带身上装饰和避邪;一种为冠蝉,缀于帽子上作饰物;还有一种为含蝉,是专放置死者口中的随葬品。它们的区别是:蝉的头部有对钻成“∨”形象鼻孔的为佩蝉;蝉的腹部两侧打成通孔的为冠蝉;而蝉体无孔的通常为含蝉。人们认为蝉在秋凉之时从树上钻入土中,等春暖花开之时,再从土中钻出爬上树,能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因此死者口含玉蝉寓意为由蝉引路而获得重生。 秦汉玉蝉,线条简练,以直线为多,琢磨平整,锋芒锐利,刀法粗犷有力,故有“汉八刀”之称。其后历代所制玉蝉,与之相差甚远。除了刀法、包浆之外,玉蝉的头部形态也是鉴别其具体制作时间的依据,如:平头玉蝉大多为西汉早中期所制,圆头玉蝉大多为西汉中晚期所制,而眼珠突出廓外的玉蝉大多为西汉晚期制品。此后历代玉蝉也都有其不同的代表性形制和特征。 商周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朴,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简单的阴线刻象征身体部位。 秦汉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 南北朝玉蝉: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了 宋代仿古风气盛行,当然玉蝉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 明代玉蝉:有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双翅雕得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脉纹,还有无数的小圆点,好似艉明的一般;蝉腿有许多细小的腿毛,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阴线刻得很密。在蝉的反面采用单撤刀法,使两翅与腹部分开,两翼张开,腹部凸起,增加立体感。腹部的皮纹从颈部开始,而前几个时代玉蝉的皮纹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 清代玉蝉;也有圆身蝉和片状蝉。清代玉蝉是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这是清代的特征。清代后期开始造假,民国时更为盛行。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