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寻宝》面向全球征集
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
瓷器: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青花瓷,彩瓷,素瓷等
翡翠、玛瑙:质地优良,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的各式作品
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及籽料等
珠宝首饰: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钻,蓝钻,绿钻等
杂项精品:雕塑、奇石、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名表、怀表、相机、文房用品、邮品、票证、徽章、家具等等
铜器:造型、纹饰精美,在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佛像,铜炉等。漆器:造型、纹饰、雕工工艺水平较高的作品;著名工匠的作品
篆刻: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家具: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珍贵木材制作,造型优美,保存完好的明清具。
古籍善本:宋元时期写本,印本,明清两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写或整理校订的稿本、抄本,在图书内容、版刻水平、纸张、印刷装帧等方面有特色的明清印本。
周尚均制吴国祯匹俦自用田黄---估价:RMB估价日期
田黄留皮雕「坐狮观音」像-----估价:RMB估价日期
清代“龙石”款田黄估价:RMB估价日期
清康熙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田黄清朝顺治天子爱新觉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成交价:RMB成交日期nbsp;
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血红田黄三个僧人的故事-------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这样的形容为它很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田黄石的形成,溯其原因,其实也并不出奇。它是山上的原生矿石由于外力从矿床剥离,散落到溪边的基础岩层上,又经过溪水的滚动洗礼,再被沙土层覆盖,年深日久,矿石受到周围水分、土壤、温度、压力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酸碱度的影响,逐渐着色,形成石皮、萝卜纹以及红格等特征。田黄石与邻近的水坑矿脉以及杜陵坑在生成时都受到了比较显著的蜡化作用,因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田黄石受土壤酸化作用更明显,因此外观上更加温润可爱。
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其他区域虽然也间或有出产独立于矿床的独石,但由于产生时间和周围环境不同,因此都不是田黄石。正是由于这样苛刻的条件,因此田黄石的产量极少,而且没有矿脉可寻,只能在田中随机挖掘,获得佳石的偶然性也非常大,所以才诞生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传说。
如今,为了留下这上天赐予的稀有宝石,寿山特别规划出两亩田坑土地,永久禁止开采。它被称为“田黄石的最后两亩地”,是每个爱石者到寿山后必然会去瞻仰的宝地。里面到底还有没有田黄石?谁也不知道。或许有,也或许早已经没有了。这以“永久”为名的禁采令当真英明,它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个谜,也留下了恒久的希冀。
田黄,有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梦中见到玉皇大帝将一块用黄布包裹的石头赐给自己,并写有福、寿、田三字。从此之后,每逢元旦时节宫中祭天之际便会有田黄石作为祭品。
这个故事不见于典籍,因此也未必有很大的可靠性。然而寿山的人们愿意相信,历代玩石的文人雅士也愿意相信。这种灵石生于福建、寿山,偏又产于田中,颜色还是最为尊崇的黄色,中国人的思维不太愿意相信巧合,宁可将它当做是冥冥中神灵的赐予。这“福寿田丰”的寓意在当时的农业社会足以成为地位尊崇的理由,何况清皇室的确收藏了很多田黄石印章,而且田黄也确有“石帝”的称号呢。
传说中能带来“福寿田丰”的田黄石,并没能阻止住清王朝覆亡的命运。其实,它只不过是天地生成的一块顽石,偶然被造化垂青,得到了与其他石头相异的天然美质。欣赏的是人,传诵的是人,给了它种种传奇经历的也是人。当人们剥去它的神秘面纱,以纯粹的审美眼光端详它的时候,也许,会有另一种充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