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神秘的明宣德民窑瓷器款识:台阁体“万福攸同”款

  • 发布时间:2018-08-04 20:58:13
    报价:面议
    地址:湖南,长沙,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手机:13272491170
    微信:Z1327429117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明“台阁体”书法特点在于字的结构以方正为主,字笔划粗细一致,字形工整。

    在中国的古陶瓷史资料中,有关明宣德陶瓷多是以馆藏的官窑器出现。而偶有民窑器出现也都是无款的,按有关的古陶瓷史记载,有关古陶瓷一般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就是有款官窑,另外就是由民窑烧造的民窑器,而作为民窑烧造民窑器物,一般又都以有款和无款两种形式。但在明宣德年烧造的民窑古陶瓷,迄今还没有民窑带款识的器物出现,这就为明宣德带款识的民窑器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本文以家藏明“宣德五彩”罐的款识为依据,研究阐述明宣德民窑器底款款识,从而让我们揭开明宣德民窑器底款的神秘面纱。

    明宣德瓷器款识由明宣德书法领域流行的“台阁体”元素书写。“台阁体”结构以“方正为主,法度谨严,笔道粗细一致,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利落而沉实”。明书法“台阁体”起源于明永乐年,兴盛于明宣德,衰落于明成化年,它占据明代30年的书法历史。明书法“台阁体”作为明宣德社会的主体书法形式,也反映到了明宣德瓷器与明成化瓷器的底款款识书写之中,在今天我们所见的明宣德与明成化烧鵠造的瓷器,都深深落下明“台阁体”书法的印迹,它对我们今天鉴赏明宣德瓷器和明成化瓷器提供了历史依据。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明“台阁体”款识,多体现在官窑器中,而对于明代民窑瓷器的鉴赏,明代“台阁体”书法,也同样对我们鉴赏明代民窑款“明宣德瓷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识别标准和依据。本家藏明“宣德五彩”人物故事纹盖罐,其彩罐底款“万福攸同”底款,就是一种典型的由明“台阁体”书法书写而成。此彩罐中底款的书写字体可与彩罐中的人物纹,花卉纹,彩罐色彩色标共同相互印证,为明宣德民窑瓷器的存在鉴赏提供出一个依据。

    台阁体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于个人喜好,他们都曾大力提倡书法,一时帖学大盛。成祖下诏求海内擅书之士,邀集于翰林院,倍加恩宠。明代开科选士时,皆用楷书答试卷,务求工整。字写得欠佳者,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这对当时书法艺术风貌产生过较大影响。因此,读书人写字,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这就形成了明代的台阁书体,称“台阁体”。(台阁,本指尚书系古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之官)。因尚书台在宫廷建筑之内,故有此称,后引伸为官府之代称。台阁体是一种明代官场书体。其特点是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台阁体之所以会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朝廷出于写内制(系皇帝文诰)、外制(系中书机构所撰诏敕)的需要,于是诏四方工书者入宫,负责缮写诰制、诏命、玉牒、匾额等,尤其是书写内制者,更被授为中书舍人之职。明永乐年间,由于《永乐大典》的编修和缮写,中书舍人需求量由原10人增至40人,而对于书写也更加严格。

    台阁体书法是书法艺术史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对于书家的才华、性情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但也由于皇权的需要和提倡,推动了帖学书法的发展,还是有其积极贡献的。在明初,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这时台阁体书法应运而生,至永乐年间达到鼎盛,影响波及朝野间的整个书坛,成为当时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

    “台阁体”在明宣德明成化瓷器底款款识书写中可谓是泾渭分明,年段准确

    看看明成化斗彩天字罐底款款识,和本家明宣德五彩彩罐底款款识“万福攸同”款的书写方法,同为典型的“台阁体”书法。它具有很强的时代书法背景。

    此两底款书写风格一致,就是书写底款采用的青料也是高度一致。

    台阁体书写的“万福攸同”与其它书体的“万福攸同”书写方法可谓泾渭分明。迄今本人还未看到有用“台阁体”书写款识的明代民窑器物。

    民窑“万福攸同”款款识。

    明万历,嘉靖瓷器底款款识书写,其字体已不受限制,可以变形书写了。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书法背景,本家民窑款“台阁体”书法书写“万福攸同”的底款款识,体现了明宣德台阁体书法的中规中纪。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