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病也称为果腐病,在我国北方、南方、沿海及西北地区均有发生,尤以华东沿海及滨湖地带受害重。在多雨年,遇蛀果类害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该病是能侵染为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褐腐病主要为害桃树的花、叶、枝干和果实,以果实最重。花受害引起花腐,表面着生灰色霉层,枯死后不脱落。嫩叶受害从叶缘开始变褐,很快扩展全叶,枯萎,不脱落。枝干受害是由病花、病叶柄蔓延而至,形成椭圆或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边缘明显,常易流胶并有灰色霉层形成,当病斑环切时,上部枝梢枯死。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但越成熟受害越重,初期病果出现褐色圆斑,迅速扩大使全果变褐软腐,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灰褐色绒状霉层,腐烂病果易脱落,或干缩变成深褐或黑色僵果,挂在树上至翌年也不落。
发病条件
1.果树开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又逢温暖、多云多雾、高湿度的环境条件,发病严重。前期低温潮湿容易引起花腐,后期温暖多雨、多雾则易引起果腐。
2.虫伤常给病菌造成侵入的机会。蛀果害虫的危害情况也是影响褐腐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3.树势衰弱,管理不善和地势低洼或枝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发病都较重。
4.果实贮运中如遇高温高湿,则有利病害发展。
5.品种间抗病性,一般凡成熟后质地柔嫩,汁多,味甜,皮薄的品种比较容易感病。
防治方法
防治应从果树休眠期着手,贯彻于整个生长期,综合运用农事操作和药剂防治等技术手段,不能单一依赖于上病治病思想。
1.合理修剪,防止果园郁闭,增加果园通风透光性;科学施肥灌水,提高果树生长势;综合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排水,雨后防止园内有积水;及时防治其它病虫的发生,减少伤口;不给分生孢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
3.及时清园,减少病原菌。休眠期清除树上残留和园内及周围散落的僵果、病果果柄、病枝等病残体;生长期清败育果和地面的疏落果及伤果、病果,销毁或深埋处理。
周年防治:
(1)萌芽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灌根
方案:使用《青枯立克倍+《根基宝》300倍灌根1次,以灌透毛细根区为准。
(2)春季萌芽期的清园方案
方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全园喷雾。
(3)开花前(花露红期)
方案:《靓果安》500倍液喷施1遍,从事绿色有机生产的可将《靓果安》浓度提高至150倍使用。
(4)展叶期
方案:《靓果安》300倍液喷雾两次,其中一次加上《沃丰素》600倍。
(5)果实生长期
方案:《靓果安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4次以上,每次间隔10-15天左右。
(6)采果后的清园方案
方案:使用《溃腐灵倍液+《沃丰素》600倍全园喷雾。
(7)落叶2/3时的清园方案
方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全园喷雾。
(8)涂抹剪锯口
方案:对物理修剪、病理修剪形成的剪锯口用《溃腐灵》原液涂抹1-2次。
此方案,不仅能够防治褐腐病,而且对果树的炭疽病、轮纹病、疮痂病等病害也具有防治作用。加强日常管理从极早杀菌和复壮树体入手,解决侵染菌源的数量和侵染条件(伤口、气孔)问题。在发病条件来临(具备)前、在症状初显时,采用得力的方案尽可能杀灭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无病、病轻,重治是速效、省钱、省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