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简称“ 田黄 ”,产于福州市 寿山乡 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是 寿山 石品种中的珍品。广义的田黄石指“ 田坑石 ”,狭义的田 黄石 指田坑石中发黄色者。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相近,已成为独立的 印章石 品种。
人郭祥忍充分发挥石材的质地颜色进行创作,在印台之上雕刻九头姿态各异的苍龙,彼此的结构丰富中不乏呼应,彼此均聚焦于印钮顶部白色巧雕的圆珠,构思与工艺之精奇令人赞叹。正方印章巨大的体量,尚佳的质色,精美的雕工,无一不是世所罕见,而这些特质完美的融于一石,更见难得,即便称为“当代寿山石第一玺”也不为过。
八十年代,业内的泰斗方宗珪先生前往广州办寿山石展销,遇到一名洋教授,花一万三千多元买走了一块大田黄。当时广州《羊城晚报》进行报道,震惊了全国。
不过,那时候田黄虽然已经十分昂贵,还是对外销售居多。笔者当年就曾目睹不少台湾人,甚至是日本人跑到寿山上去买石。当时的石农有田石而无市场,遇到了愿意大批买石的外来人,多半是迫不及待地成袋出售,遇到买的多的主顾,石农一般还要杀鸡备酒,请客人吃饭,连带客人上山的人,都要塞几只鸡鸭去后备箱答谢。
说起寿山石,就不得不提及田黄,在民间,早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背景下变为“一两田黄十两金”,现在更是越走越高。田黄热的兴起,带起周边以前不起眼的品种如“黑田”、“灰田”也都成了大家争相收藏的对象。以前是50克以上、质地上乘、出自名家之手才能有好价格,现在则是连被筛下来的几克、十几克的小粒子都被疯抢。日前,西泠拍卖公布2013年秋拍成交数据,其“印石三宝”专场业绩斐然,成交率达94%,总成交金额达3714.73万元。其中上拍田黄石35件,成交33件,总成交额3268.3万元。其中一枚重34.5g的林清卿田黄石云纹薄意扁方章以517.5万元成交,其每克15万元的单价再次刷新田黄单克成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