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犀角,想必很多玩家都不会陌生。虽然玩犀角资金门槛很高,但是一个个还是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懂得多的朋友,甚至还能说出“鱼子纹”“竹纹”之类的专业字眼,然而小孩子都知道犀角买卖是非法的,可惜还是有人无法抵挡犀角的魅力,到监牢里做起了犀角大梦。浑身是宝的犀牛,为何只对犀角价格感兴趣。一克金额炒的天翻地覆,然而犀角身上可不止犀角是宝贝。
早在几千年前,气候温暖、植物繁茂的中国,是极为适合犀牛生存的地方。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减少;再加上它们头部的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时代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且被捕杀数量离近代越近越多,就这样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而在考古研究中,也发现早期的中国,从华北到华南,都有犀牛骨骼化石的出现。
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是盘犀牛腿骨、玩犀角,是把它们的肉当宝,拿来食用。到了殷商时期,狩猎成为了人们的祭祀、炫耀武力的手段,并深受殷商君王的重视。甚至每一次狩猎前,都要进行隆重的占卜,仪式感十足。于是,犀牛肉变得不再重要,强壮的身体成为了供人娱乐的“宝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狩猎犀牛几乎已经成为一项盛举,备受关注。那时捕杀犀牛更为热烈。
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犀牛的皮既坚硬,又轻便,简直是做盔甲的好材料。于是,犀牛皮成了宝贝。犀甲、犀盾,也成为最理想的战斗装备。甚至有野史说,秦始皇发兵岭南,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得到当地出产的犀牛,并用它的皮做铠甲。这个说法虽可信度不高,但在战争纷乱的年代里,身穿一件犀牛皮做的盔甲,却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甚至有人觉得“操吴戈兮披犀甲”,就能所向披靡。
于是,本就繁殖困难的犀牛,在历经被吃、被娱乐、被制作战衣的生活后,终于数量锐减,在中国成为了稀有动物。浑身是宝的犀牛,为何只对犀角价格感兴趣。而古人则因犀牛的珍贵,把犀角也当成了宝贝。将其看成是灵异之物,来满足自己的意淫。
犀牛在古人心中成为了浑身都是宝的巨型动物,恨不得随便从哪弄下一块,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也正因为如此,本是气候舒适,盛产犀牛的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从国外进口犀牛的情况。到了宋代,除了湖南的衡阳和邵阳之外,四川地区已经几乎看不到犀牛了。直到今天,亚犀灭绝,非犀偷渡,一克犀角被炒上近4k,偷猎者只取犀角,把犀牛身体抛尸荒野,令人不耻。_
浑身是宝的犀牛,为何只对犀角价格感兴趣,了解犀牛角的市场发展,如何鉴定真假犀牛角,不懂的知识盲点,不知如何学习收藏犀牛角,我们可以添加好友,互相交流讨论,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交友平台,手机与同步,欢迎前来问讯!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