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五彩瓷器的发展过程,目前市场五彩瓷值钱多少钱?

  • 发布时间:2018-08-13 10:39:49
    报价:面议
    地址:湖南,长沙,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手机:13272491170
    微信:Z1327429117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帮古董艺术品说出自己价值”为宗旨的一档大型艺术收藏类电视栏目。通过宝物海选、编排、拍摄、在线播放、联线收藏等领先运作模式,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爱收藏人士提供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古董艺术品鉴藏平台。通过专家老师点评及嘉宾互动将藏品价值魅力得到Z大限度的体现,在面向全球近72个国家播出的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播出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看到藏品的魅力,更有机会促成您的宝物转让!

    五彩及相关品种

    关于五彩、或与五彩相近的术语很多,有的很容易引起混淆,首先我想就这个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观点。说到五彩,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的词汇还有“硬彩”“古彩”、“大明彩”、“青花五彩”、“斗彩”、“三彩”,甚至还能想到“素三彩”。

    五彩是Z普遍的说法,因为基本色有红、绿、黄、蓝、紫等诸色,故称五彩,五,指多也,非确数。五彩的出现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彩的种类也在增加和变化。

    青花五彩,是五彩的一个分支,因为早期的五彩没有釉上蓝彩,用的是青花的蓝,所以这种五彩特称青花五彩。

    斗彩按品种分不属于五彩,但它跟青花五彩一样都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组合绘成,只是绘画方式与风格不同而已。

    硬彩、古彩都是五彩相对粉彩而已。因为粉彩显得“软”,故五彩相对而言称硬彩。因为粉彩出现于康末、成熟于雍正,所以明代和康熙的五彩就称为古彩了。

    至于大明彩,有多种说法,一说泛指明代的五彩,一说雍正五彩浓艳有明代风格,故称大明彩。

    三彩,一般指仅有红、绿、黄三色装饰的釉上彩瓷,辽金磁州窑系Z先有生产,景德镇的红绿彩及釉上三彩Z初就是仿于此,具体可参明清瓷器品种鉴赏——釉上彩装饰——红绿彩一文的介绍。但如果不严格分,三彩也可作为五彩的一种,只是彩相对少而已。

    釉上素三彩指三彩而不用红彩者,因为不用Z鲜艳的红色,显得较为素净,故有是称。

    如果狭义的讲,五彩仅指釉上五彩,那么Z典型的就是康熙中后期的五彩瓷了。

    广义的讲,则五彩不仅包括釉上五彩,还包括青花五彩和三彩。斗彩、素三彩则按照传统习惯,分别单列品种。

    由于青花五彩属于釉上彩与釉下彩混合装饰,本来想在混合装饰中再讨论的。但由于青花五彩是五彩中的大宗,延续时间也长,因此只得打破原先规划的格局,将五彩列一大条目介绍了。

    五彩的始烧年代

    据耿老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的介绍:按《博物要览》的记载,五彩产生于宣德,但一直苦于未见实物,成为陶瓷史的一大谜团。直到1984年,藏于西藏萨迦寺的一对青花五彩官窑高足碗曝光,并经耿先生鉴定为宣德本朝,才揭开宣德五彩之谜。

    如果将红绿黄釉上三彩作为五彩的早期面貌的话,那么据载景德镇的三彩在元代即已出现,虽然至今我还没见过元代釉上三彩的实物或标本图片。但下图这件釉上三彩八角高足杯标本,从器型特征还能明显看到元代高足杯的特征,而内心的福字纹,则是典型的洪武装饰风格。

    五彩的一些典型面貌

    从较可靠的实物和标本分析,成化民窑红绿彩主要是釉上三彩的装饰形式,红绿彩为主,黄彩为辅,颜色普遍较为鲜艳。从这个图上其实还能看到少量的孔雀蓝装饰。

    弘治民窑细路五彩还是延续了成化的风格,但是从弘治开始,已经出现了釉上黑彩装饰,这是以往资料所忽略的。

    下面这种红绿黄三彩装饰的粗路盘子及罐子,则是弘治与正德的大宗,图案相似的青花红绿彩这一时期也较多见。

    这一时期孔雀蓝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甚至成为一些器物的装饰主体。

    在明朝前期,民窑五彩主要是红绿黄三色,官窑中做到五色齐备的也只是少数。而到了嘉靖,则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不管用釉上孔雀蓝还是釉下青花,五彩装饰基本都具备红绿黄蓝四个色调了,而且同一色调也开始有颜色的变化。同时,在嘉靖时期,五彩装饰已较普遍,官窑自然不乏精品,民窑精品也直逼官窑,这是嘉靖实施官搭民烧后的直接结果。

    而且嘉靖时期比较喜欢在五彩上加饰金彩,一些外销器甚至满饰红彩后又描金,显得华贵至极。当然这种风格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意趣是有一定差异的。

    万历时期基本继承了嘉靖的五彩风格,以红绿黄蓝四色装饰为主。

    即使如下器彩绘极满的器物,也只是少量出现赭彩或紫彩等的装饰,但矾红却已经明显看到两个色阶。

    崇祯瓷器曾经被认为是个空白,如今虽然已经平反,但对于崇祯瓷器的精美多姿与其在瓷器史上的重要地位,目前的普遍认识恐怕还是不够的,以至于当一件精美异常的崇祯瓷出现在面前时,人们常常报以怀疑的态度。

    实际上崇祯瓷是开清初瓷器装饰先河的,不论是青花还是五彩,民窑崇祯瓷所达到的高度,是有明一代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如下图所示巴特尔家族收藏的崇祯五彩文王求贤盖罐,完全摆脱了图案的程式化,以绘画的形式将故事内容展现在瓷片上,其用彩的自然与随心所欲,几不亚于纸上作画,同时也真正做到了五色齐备。

    明末还有另外一种瓷器装饰风格,即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的图案相对都比较独立完整,而不是简单的随类赋彩。本人曾收藏的这件瓷器就具有这一装饰特征。整个人物全用青花绘成,而不去考虑人物脸部、衣物、饰品等应有的自然颜色差。

    明末五彩经过顺治的过渡,在康熙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可想而知的了,题材丰富,画工细腻,红绿黄蓝紫赭黑等诸色齐备,而且应用自如,色阶丰富,达到了五彩瓷的Z高峰。

    康熙五彩按是否使用釉上蓝彩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仍延续明代的青花五彩,这时孔雀蓝已极少使用了,釉下青花作为五彩的一色,使用非常频繁。

    而随着釉上蓝彩古翠的发明,康熙后期的五彩则主要是釉上五彩了。从下图这个普通的康熙五彩花草盘子,可以感受到康熙五彩的魅力。

    雍正以后,由于粉彩的冲击,不但与之相近的五彩、连国瓷青花的产量一度都大受影响,康熙五彩的Z强音竟险成绝响。之后的五彩基本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延续和模仿着康熙五彩的风格,维持着这一品种不致终断。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与民国时期的五彩,由于这一时期收藏与仿古风的兴盛,多有仿前朝瓷器,其中仿康熙五彩也是一个大宗。因此光民时期的五彩较雍正以后其他朝代要明显多,且颇有一些仿的好的作品,用彩与康熙较为相似。当然从纹饰、胎釉、器型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准确鉴别还是不难的。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