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有长,短,曲须龙几种
因5月23日.5月24日,香港劳伦斯大型的拍卖会成交了一枚850万港币,近期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热朝。
我国清代的机铸币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钱币流传下来。这些难得一见的收藏珍品,
在近年的钱币市场上不断焕发着生机,市场前景一片明朗。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
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
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
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也可以寻觅到龙的踪迹。
曲须龙--清代机铸币中龙。因龙须稍短而弯曲而得名,与长须龙对举。
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是从1911年开始铸造的,铸造了多个版别,
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曲须龙”版别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正式铸造并流通,
其他版别的就属于试铸样币,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民间见到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为数不多“曲须龙”的版别。
大清银币铸于宣统三年(1911),户部造币总厂制造。
该厂设于天津,生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多种式样,其中进入流通领域的大清银币只有大清银币曲须龙一种。
壹圆正面中文“大清银币”,外圈围上4个同义满文,下有“宣统三年”,左右分列长枝大花饰。
背面“壹圆”,外围龙纹,下有英文“ONEDOLLAR”。
大清银币曲须龙背面英文后有一点的,俗称“有点宣三”。
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钱币市场可以说深圳香港新加坡是出手钱币比较内地要快速的市场……
下面是近期的成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