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中国粮票,比钞票还管用!

  • 发布时间:2018-08-14 09:53:16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东方文德广场A座23楼2318
    公司:广州鉴藏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18520665097
    微信:Z17316881498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票证经济”曾影响了

    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也是靠粮票、布票等票证过日子的计划经济时代。其实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

    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揭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

    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1960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自由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拿不到这些票证,农民根本无法离开土地而生存。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1984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

    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这次大的改革,并没有发生什么风波。

    用一位市民的话说,“没想到取消粮票后不仅不会买不到粮食,而且买东西还特别方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挑选不同的质量!”

    就在深圳市取消粮票的第二年,即1985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