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模具设计全科班
培训内容:
1.UG造型实战:二维草绘、任意实体建模、成型特征,布尔运算、产品组合装配,工输出程图;能熟练应用UG对机械产品进行三维设计,并能组合装配产品模型,熟练掌握UG导入及输出数据转换,实现软件互通,大幅度节约生产效率
2.UG高级实战:高级曲线、基本曲线、高级曲面、通过网格,修建的骗体,工业造型曲面设计;能熟练应用UG设计高级曲面,并能绘制高级曲线,添加基本曲面等方法对复杂曲面进行修补,完成曲面光滑度符合产品需求
3.UG工艺编程:平面铣、腔铣、曲面铣,刻字、钻孔;固定轴、拆电极、后处理;熟练掌握UG编程的操作方法,根据产品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切削方式,优化刀路轨迹,令G代码大幅度节省机床的生产效率
4.UG模具设计:注塑模设计、半自动及手动分模、模架建立、浇口设计、流道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滑块、顶针标准件设计、模腔设计、物料清单、模架工程图;能熟练运用UG对已设计成型的零件进行分模,制作对应的模具型腔、型芯,生成产品模具零件,并将生成的零件输出成模架工程图
5.培训目标:CAD识图UG复杂曲面产品设计,利用UG编程模块生成G代码;完全掌握UG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成型的工艺流程及核心技术要求及UG编程的刀路优化,提高成产效率
这个思路挺有意思的,其实模具设计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你的思维灵活,看似麻烦的问题,可能很容易就解决了。 曾经在论坛发过一个产品,直接顶出后,产品难以掉来来,有骨位会挂住,于是用了个一次顶两次退的结构,今天有朋友问到这个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想想,这里来讲一下的比较好。
产品后模部份就是几条S形骨位,前模红色处是胶口。这个产品结构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主要是要考虑到加工和顶出。 产品要求是1*6,材质:ABS。直径52mm。要求是做硬模。S形骨位就加工来说,可以放电,也可以线割。涉及到这两种加工工艺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如果放电的话,后模做一块整体,加工时排液,模具排气都不是很理想。这是线割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骨位部份就做成了这个样子。
后模做成了两块模仁,中间骨位是要下顶针了,但顶针做不大,产品骨位在靠边的地方还是瞒深了,因此,里面下了一圈小顶针,外面一圈下了大顶针。如果我们大小顶针同时顶出,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以看得出来,产品的骨位挂住大顶针了,掉不下来。小顶针在骨位的平面,倒是没什么问题。出现这个结果,那如何去解决呢?
既然小顶针没问题,那咱们就来个顶出后,小顶针不动,把大顶针给退掉,这不就解决了吗?因此,这里就用到了一次顶两次退这个结构。它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呢?
模具做成两个顶针板,双托小顶针在上面的顶针板上,而大顶针就安排在下面顶针板上,顶出时两套顶针板同时顶出。回位时,下面两块顶针板先回位。产品就自动掉下去了。最后再回上面两块顶针板。最终完成全自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