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民间用砚,仍注重实用而多质朴之作;一些文人用砚,也能脱弃繁缛华美的时风,以清雅简约自尚,颇多金石书卷气。这也反映了砚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另一个侧面。
今天,古砚作为收藏和鉴赏的对象,已很少有人拿它来研磨濡笔了,其实用功能已被“搁置”,其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却受到格外垂青而突现出来。但是砚之为砚的本质特征并没有消失,古今的间隔和视角的变化,也不可能泯灭砚与非砚的界限。一方古砚虽然不再拿来磨墨实用,人们却仍然视之为砚。因为它曾经作为文具而使用过,它的实用性已沉淀为历史性的存在,并转化为今天人们观照、鉴赏的对象了。这正如一柄寒光闪烁的古剑,今天虽然不再用作兵器,但它那削铁如泥的无比锋利,仍然使人惊叹,从而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向往和审美愉悦。古砚与实用性相关的许多特点,如细腻润泽、呵气成滴、易于发墨、不涩不滑等,作为一种内在的质性,仍然是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至于端、歙等名砚天然具有的种种美丽石品,更非人工巧饰所能比拟,因而它所引起的审度感受也具有一种纯真和永恒的特点。
明、清石砚除以石质取胜外,还特别注重雕刻造型,式样繁多,蔚为大观。这时的砚式如鼎形、琴形、竹节、花樽、马蹄、新月、莲叶、古钱、灵芝、蟾蜍等,逞奇斗胜,各臻其妙。还有保存天然石质朴美不假釜凿的“天然砚”。文人学士也常在砚上题刻铭文,甚至镌刻肖像,使之不仅成为文房用器,也是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卖古玩古董不想太累,不想投资,就找我们,珍品(价值10万)0费用运作,专业品质服务,垂直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