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的藏品市场,各类珍奇异石不乏可陈,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就现存量极少,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明清钱币或者民国货币而言,则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们的注意和亲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流散民间的珍稀历史钱币不断被发现,特别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少历史钱币重见天日,其间不乏出谱很多精品,民国货币也成为钱币投资收藏新热门。
1911年10月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保路运动为开端,12月四川省宣布独立,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被推为都督后,组织军政府。为满足军需和保路运动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维持政府开支,于1912年起,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军政府之令,更换前清龙纹铜元旧模,雕版民国铜元新款,正式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汉字银元”,开铸之初仅发行十文、二十文两种钱币。同年5月,又添铸当五十文一种,当年计铸十文铜元6055万余枚,二十文铜元1247万余枚,五十文铜元935万余枚。"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此枚钱币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铜币正面中央珠圈内有"四川铜币"四字,上下左右分列,其中心饰有芙蓉花纹。珠圈上缘书"军政府造"四字,下缘为"当制钱五十文"字样,标明币值,左右饰以花星纹饰。铜币背面中央大圆圈内为一篆书"汉"字,"汉"字底有数十条横直纹,因而钱币收藏者也称之为"汉"字铜元。"汉"字圆圈外还环绕有18个小圆圈,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份。把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据此它有着不同收藏价值。
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造"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于1912年(民国元年)开铸之后,具有极典型的特色。"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发行量较少,流通时间较短,现今存世量亦较少,集藏"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已经成为收藏家们眼中的热门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