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光绪年间铸造了一系列银币,但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少,更显珍贵。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系指清代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年)由南京造币厂铸造的“光绪元宝”系列银币,系清代正式铸行的法定流通银币。但铸行江南省造银币的清末,已无江南省建制。
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系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
光绪元宝是银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不同版别的光绪元宝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藏家深品。特别以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为例,钱币类的在线拍卖中,江南省造和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备受青睐,成为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经过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拍卖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
1.我国清代江南省造光绪元宝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币流传,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极具观赏性与历史价值,因此古钱币如同其他古玩一样被藏家们所青睐。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由于早已不在流通领域,留存下来的亦少之极少,更是历史的见证。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2. 市场分析:
1.稀缺性高 2. 升值空间大 3.市场关注度高 4.品相完整 5.颜色保存鲜艳
在如今的少量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市场,资源不可再生,其本身价值的存在,少量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商家会持货待估,少量江南省造光绪元宝未来还会持续看涨。近年来在国内拥有深挚群众市场高速生长,从2006年—2013年,全球释教艺术市场增添56%,中国释教艺术市场增添259%,同时,中国释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添至47%,释教艺术品成为人们艺术投资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