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的精美古玩是绝大多数的收藏者都想拥有的,收藏高价值的古玩一定要先估量自己的经济实力,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是背上债务,还是趁早打消念头,毕竟收藏是一种乐趣,这样不仅没了乐趣,反让自己活得无比痛苦,古玩得到了你还能有个愉快的心情和别人切磋吗?
古玩收藏活动与任何投资活动一样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其中基本的包括政策法规的风险,操作失误的风险和套利的风险。政策法规的风险。文物商品是特殊商品,我国现行《文物保护法》是1982年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颁布实施的。虽然它制定距今20年,有些具体相关内容已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人大也正在加紧进行文物法的修正工作),但它毕竟是国家现行的法典。它对馆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都有具体的界定,尤其是对文物的收藏和流通所作出的相关具体规定,应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重视。例如《文物保护法》明令禁止买卖出土文物,地下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但这一条被许多人视而不见。尽管有的出土文物经济价值不大,买卖价钱相当低廉,但这事情的严肃性不属于经济范畴。操作失误的风险。就一般的古玩收藏爱好者而言,操作失误是指以真品的价格买了仿造品,或是以高出市场的价格买了真品。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有可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获得某些补偿、回报。而前者却只能使你亏损,回本无望。古玩收藏作为理财手段,具体由专业人士操作,在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尚且难免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和供需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回报预期无法兑现,更何况不具有专业鉴赏知识,对市场操作认识肤浅的爱好者,参与买卖古玩操作失误的风险就尤其明显了。套利的风险。客观地讲,古玩市场毕竟是一个不健全、有待完善的交易市场。买与卖者之间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地交易较大程度上都要看参与者对市场的参与和认知程度。
做一个精明的现代消费者,应做好索赔的准备。买错了物件怎么办?有人认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鉴别的眼力。东西买错了就自认倒霉。甚至有人列举历史上个别名人造假贩假的事例,试图说明古玩收藏造假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对古玩行制假贩假的行为熟视无睹。其实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买错东西对任何人都是痛。这种痛对追逐猎奇收藏的人来说不仅只是意味金钱的损失,这种痛曾使知名收藏家丧失名誉,丢尽颜面,落下心病,后抑郁而终。这种痛也曾使无数兴致勃勃的爱好者初涉门槛就被灭杀兴致。作为制假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对任何制假贩假的行为都深恶痛绝。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些制假贩假的行为在古玩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贩假延续不绝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姑息纵容。过去的岁月里,行家们买货走了眼是羞于颜面,归咎于术业不精,不敢张扬,秘而不宣,自动放弃了追究赔偿的权利。当今社会,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只要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以欺瞒手段,造成了购买人的经济损失,购买了假货赝品,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古玩行也没有例外。所以,对恶意欺骗行为就应该积极采取索赔行动。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净化市场行为出一份力量,让蓄意坑蒙欺骗不诚实者有所顾忌,无地容身。因此,购买者在交易完成之后,要索取注明相关承诺内容的交易凭证。国营文物店等经营单位通常有古籍文物销售统一发票给顾客。私人间的交易如果销售人曾作出承诺,稳重起见就应该向其取得相应承诺的凭据或交易记录以备日后不测之需。
同时,内地高古瓷市场缺少大资本的介入,缺少领航者,也影响到拍卖的成交率。2005年下半年,纽约苏富比推出了白马轩高古瓷专场,成绩斐然,使高古瓷在境外市场直线上涨。今年内地两大拍卖公司也曾经推出很不错的龙泉窑青瓷,但比起境外拍卖市场的价格,还有相当的差距。
2003年成交的宋瓷中拍到百万的有两件,分别是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北宋钧窑玫瑰紫六方水仙盆174万港元,香港苏富比的北宋定窑划龙纹盘100万元。而当年内地高古瓷的成交高价是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宋耀州窑酱釉执壶,价格仅为111万元。2004年,高古瓷在境外市场创下新高,香港佳士得亮相的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梅瓶拍到1413万元。
然事与愿违,无论是内地拍卖市场还是古玩市场上的高古瓷交易,成交情况并不如人意。由于许多拍卖公司对拍品的真伪把握不好,使得理性的收藏者和投资者对高古瓷敬而远之。2006年上半年拍卖公司(包括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共投放511件高古瓷拍品,其中只有114件拍品成交,成交率仅为22.3%。
2005年,内地上拍的高古瓷数量锐减,而境外高古瓷市场在这一年成交斐然,3月纽约苏富比的一件北宋定窑花口盘成交152.8万美元(约1263.7万人民币)。而内地市场除了龙泉瓷市场有所突破,其他窑口瓷器的市场表现皆不如意。
内地高古瓷市场无法实现回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高古瓷的收藏不成体系,许多收藏高古瓷的藏家并非因爱好而收藏,目的只是为了投资。由于他们对高古瓷的内涵无法理解,对艺术价值无法把握,因此内地高古瓷藏家的收藏水平不及境外,从而也影响到了内地高古瓷的市场价位。
如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一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以1239万港元成交,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宋元时期钧窑天蓝釉葵花式花盆连盆托也卖到了近400万元。而在内地,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拍南宋龙泉仿官窑长颈瓶仅卖了125.3万元,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拍的南宋龙泉窑凸缠枝莲梅瓶以70万元易手。
年初的龙泉窑市场回暖,使拍卖公司纷纷将拍卖重点转向高古瓷交易,但成交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对此专家认为,高古瓷市场遇“冷”只是暂时的
今年上半年,受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卖成交率下降的影响,许多中小型拍卖公司为了延续拍卖业务,纷纷将拍卖重点转向高古瓷市场。一时间高古瓷专场层出,汝窑、南宋官窑、哥窑,甚至连现今仍存争议的汴京官窑和柴窑都有上拍。同时,关于高古瓷回暖的评论性文章颇多,年初的龙泉瓷市场回暖更是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使买家与卖家对高古瓷充满信心。
一件艺术品能够交易价格过亿,这的确是过去没有想象过的事情,艺术品如果说单件过亿,这绝对不是一个随随便便收藏或普通玩一玩乐一乐的事,而是跟财富有关的事情。
搞收藏一定要注重藏品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过分的追求金钱回报,我是说个自己听,关于藏品的价值应该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不然你就是陷入误区,不知其真正价格,如果有效的学习与了解,是为双修,可以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思想修养。如果一在的追求金钱、唯利是图,以金钱为第一,整天盘算自己藏品今年升值多少钱,不但享受不到其中乐趣,只会被藏品左右,弄得心神不宁,总有一天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