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活动与任何投资活动一样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其中基本的包括政策法规的风险,操作失误的风险和套利的风险。政策法规的风险。文物商品是特殊商品,我国现行《文物保护法》是1982年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颁布实施的。虽然它制定距今20年,有些具体相关内容已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人大也正在加紧进行文物法的修正工作),但它毕竟是国家现行的法典。它对馆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都有具体的界定,尤其是对文物的收藏和流通所作出的相关具体规定,应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重视。例如《文物保护法》明令禁止买卖出土文物,地下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但这一条被许多人视而不见。尽管有的出土文物经济价值不大,买卖价钱相当低廉,但这事情的严肃性不属于经济范畴。操作失误的风险。就一般的古玩收藏爱好者而言,操作失误是指以真品的价格买了仿造品,或是以高出市场的价格买了真品。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有可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获得某些补偿、回报。而前者却只能使你亏损,回本无望。古玩收藏作为理财手段,具体由专业人士操作,在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尚且难免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和供需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回报预期无法兑现,更何况不具有专业鉴赏知识,对市场操作认识肤浅的爱好者,参与买卖古玩操作失误的风险就尤其明显了。套利的风险。客观地讲,古玩市场毕竟是一个不健全、有待完善的交易市场。买与卖者之间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地交易较大程度上都要看参与者对市场的参与和认知程度。
“古玩”是在清代中早期流行的,这可能与乾隆皇帝好古爱把玩有点关系,而我们现在习惯上的“古玩”已经扩大了它的内涵,把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古籍善本和古典家具、竹刻牙雕、文房四宝、钱币、织绣等十大类都包括在内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地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好见证;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
不错,艺术品确实能升值,挑到好的甚至能暴富—问题是你不练练眼力不练练基础就想挑到暴富的艺术品,凭啥?
就哥窑瓷器而言,所谓的“釉面开片”是指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也叫做“金丝铁线”。“金丝”指细碎的开片,因常呈黄色,故曰“金丝”。“铁线”指那些大块的开片,呈黑色,名为“铁线”。明代《格古要论》中对“金丝铁线”的论述是:“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那么为什么在哥窑瓷器的表面会出现这样的纹路呢?这完全是在烧制过程中,瓷胎和釉彩的膨胀系数不同所致。当瓷器出窑后,釉会自然开裂。这种开裂原来完全是工艺上的重大缺陷,但聪敏而灵巧的中国工匠极为有心,他们渐渐在实践当中掌握了釉质开裂的规律,然后就有意识地借用釉质开裂的现象而让它产生精美开片,可说是“化腐朽为神奇”,绝妙利用了工艺缺陷而赋予瓷器艺术以另一份无与伦比且不得不叫人惊叹的美感。至于哥窑瓷的另一标志“紫口铁”,说的是哥窑坯体大都为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的口部边缘釉薄处,因为露出胎色而泛起一层灰紫色。同时在底没有挂釉的地方则会出现铁黑色,这便有了“紫口铁”一说。于是“金丝铁线”和“紫口铁”也就成了人们鉴别一尊瓷器是否是正宗哥窑瓷的基本依据了。
官窑和哥窑真品数百年来备受世人所珍视,珍如拱璧,能得以目睹真容、抚鉴亲赏者寥寥无几。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官窑和哥窑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定窑和钧窑,几如凤毛麟角。然而,器物虽少,但一有面市便会引得藏家竞相追捧,其精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官窑和哥窑瓷器成交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多与少并不完全受市场火爆与否的影响。任何时候出现,它们都是明星,成交过千万元往往不在话下。近年来是官窑器物大展光辉的时期,这期间有6件器物的成交价突破了1000万元。其中,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在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以20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内地拍卖市场官窑器物的高成交记录。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搥瓶更是以约合人民币6077万元创下了官窑瓷器的世界高记录,至今未破。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哥窑能够呈现金丝铁线,原因就是开片时间长。当它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放入炭黑水,现在直接放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很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了,气体进去以后,会氧化成黄色。金丝铁线因此而形成,它是时间造成的。
金丝铁线的说法,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到了清代才有这样一说。《处州府志》中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当时对哥窑的记载说它这种细小的开片冠绝当世。哥窑的工艺,已经由原来的无法控制,到能够主动控制,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观的追求。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地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好见证;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正是因为古玩作为商品的这两个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在古玩某一领域淘金的专门人才,有可能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古玩市场中,赢它个罐满钵盈。
优秀的艺术作品其实承载着历史演进、文化交融等,当然也不乏艺术家独立判断和认知。不同领域的朋友因为对艺术品的喜好,或者对艺术品深层蕴含的渴望了解而走到一起,应该是体会文化的好机缘之一。历代帝王将相和士大夫文人都无法回避艺术收藏的魅力。宋徽宗赵佶曾沉迷其中,甚至丢掉江山。江山社稷和收藏难以取舍,想必这种选择也是一种痛苦,但收藏让他们乐此不疲,这理应是收藏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艺术魅力。
想起来,那些年,房价扶摇直上,成就了当下的很多富豪。而在这些年,富豪们又纷纷介入艺术品收藏,据统计,全球约七成以上拥有亿万资产的高净值人群热衷收藏。而此刻的收藏品行业正如当年的房地产,可谓“入市正当时”。这是多么好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