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举一个极为容易理解的例子:当收藏者A手中拥有十件低品质藏品时,他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将这些低质藏品进行市场交互,换取相应的等价资金到更为专业的艺术品市场,通过艺术品市场的更为高规格的把关,进而排除掉低端藏品,从而以共有价值去换得更高品质的收藏,以保证自身资金的保增与盘活。
观音瓶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对一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所以乾隆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虽然不多,但件件细致精美。
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口小腹大的称为瓶,以五彩、青花制品较为多见。观音瓶的特征为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瓶体修长,线条流畅,与人们所见的艺术作品中观音菩萨手上所持净瓶相似。
乾隆一朝堪称中国彩瓷历史之巅峰时代,其彩釉之丰富,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唐英引领下的御窑厂,极良工巧匠之能事,依遵乾隆皇帝之广博爱好,以瓷为胎,敷设彩釉,仿制诸式材质的工艺品,其范围涵括竹木玉石金铜等十数项,水平之高竟达以假乱真之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粉彩瓷的纹饰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鲜艳,有深有浅,可厚可薄,打破了过往瓷器色彩单调的局面。清三代的粉彩瓷因做工细腻、色彩丰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越来越受收藏者认可,尤其是近几年,粉彩瓷的价格更是逐步攀升,居高不下。
2010年,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之时,也没能少了粉彩瓷的身影,2010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亿港元成交,打破中国瓷器工艺品全球拍卖纪录。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洋彩“吉庆有余”转心瓶,就以5.5亿元的天价,将粉彩瓷乃至中国陶瓷的身价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成为目前为止全球贵的中国艺术品。
近日,上海古玩古玩心有幸征集到一只大清粉彩瓷珍品,该款乾隆粉彩花鸟观音瓶,口径11cm,通高32cm,底径:8.5cm。束颈,丰肩圆腹,高圈,底部施白釉,釉质细腻,玉质感强,并署矾红“大清乾隆年製”,绘蓝釉地粉彩缠枝和桃花,鸟禽生动形象;背面行书诗文并钤乾隆连珠印。
古代艺术品作为投资工具,首先要清楚认识到它的风险。一个是真伪,一个是变现能力。真伪是唯一一个绝对的风险,买假了,肯定血本无归;买的是真的,那就仅仅是价钱上涨得快慢高低的问题而已。但是不要忘记,艺术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要让一件艺术品进入市场变现,是一件有难度、讲经验和选时机的事情。首先的前提就是投资的作品是不是主流交易市场也就是拍卖市场所接受认可的东西。举例来说,买了上古彩陶器、唐代的陶俑、明代空白期的青花瓷、清代的外销瓷,甚至是近火热的海捞瓷,都是真东西,甚至在过去的市场里非常值钱,但是放在现在的拍卖市场里不行,或者是目前阶段不行,如果期望升值或者高回报,那就要谨慎考虑了。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唐三彩非常稀罕,一匹三彩马可以卖到上百万元,现在还卖不到当年的十分之一。因为现在主流市场不承认它。
笔者遇到许多人第一天来问收藏,第一句话就是“哪种画能赚钱”,我告诉他人民币是值钱的画,一张能卖一百块。
对于古玩商家、行家和收藏家们来说,只要一听对方怎么评价市场;怎么议论收藏;或者简单阐述几句自己收藏的感受和体会,便能够准确的认定对方是不是国宝帮。这不是十有八九的判断和估计,而是他们说的外行话,办的外行事,能够充分证明他们的身份。通过接触和交流总结了国宝帮特有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