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玩古董你要记住这“8个字”!
人崇拜,迷信名气,崇尚权威,一直以来似乎是收藏的好标准。很多收藏家,特别是是对艺术行业不甚了解的人,常以艺术家的职位、头衔来判断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这是非常传统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官僚主义作风的结果,这种现象在官本位的国家里特别流行。然而,在当下,如果还以这种思维和眼光来进行收藏,则是非常荒谬的。
元青花玉壶春瓶
元青花玉壶春瓶消息一出,一片哗然。这个瓷瓶值这么多钱吗?是哪个土豪买走了它?到底是不是真成交?一时众说纷纭。
据“信宝昌”的工作人员说,拍卖当天,到场的大约有300人,总共拍品有333件,成功拍卖了150件。
除了这件拍出8100万元的元代青花凤穿牡丹纹八棱玉壶春瓶,其余价格较高的几件艺术品基本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款元青花的起拍价是5000万元,当天有10多人参与竞价,都是收藏家和老板,大家都懂行,经过20多轮竞价终成交。”
在今年春拍中,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8323.12万元的价格,创下明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作为我国瓷器中的典型器型,玉壶春瓶(简称“玉壶春”)以撇口、细颈、削肩、垂腹、圈足,以柔和的弧线构成丰满、匀称的瓶体,颇富美感。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宋代的玉壶春能拍出高价的并不多,这与宋瓷在目前拍卖市场的价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元代的玉壶春瓶烧造数量很大,以青花、釉里红、影青、青釉(龙泉窑)等釉彩品种为多见,虽然高价出现,如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玉壶春瓶,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237.9435万元成交,但也非市场的主流。真正能够让市场感兴趣的玉壶春非明清莫属。
明初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腹部和颈部都比宋元时期的玉壶春瓶粗了一些。从明代洪武时期,玉壶春瓶的形制基本上就定下来了,一直影响到清代。除了明洪武年间的釉里红之外,明代的龙泉窑青瓷、明永乐青花,以及明末掐丝珐琅玉壶春瓶,都是目前拍卖市场的“宠儿”。
艺术品金融化创新发展,让更多的收藏者、投资商和金融机构从中受益。同时,也能有效防范装饰品、低劣工艺品、粗制滥造文化衍生品等文化垃圾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使真正的文化艺术品得到保护与传承。从保管到保真,保险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从保真保险到质押融资,艺术与金融的联姻之路也愈走愈广。
现今的古玩市场上虽然真品比较稀少了,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稀缺,现在国家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国家也鼓励,承认民间收藏,未来会更加规范的管理,促进民间收藏品的交易。不管怎样,古董,古玩的这种稀缺性,只要是有价值的真品,价格只会逐渐的越来越高。
艺术品电商的兴起,尤其给新晋年轻实力买家提供了涉足艺术品收藏的时代环境。相较于望尘莫及的天价艺术品,中低价位吸引了更多艺术爱好者参与其中。在当下艺术市场里,新生代藏家视野更加开阔,包容性更强,这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群体有望成为未来中国艺术品收藏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