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天的收藏者,我们面对历史难得的机遇(历史以来全国持续大规模的建设),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历史遗物进行收藏,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价值和个人存在意义。当然,收藏的经济价值和单纯的“把玩休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文物古玩收藏热的一个重要推手。可是面对庞大的收藏群体(据说7000多万,感兴趣的起码1亿以上),市场上的真品文物古玩无疑是不能满足每个人的收藏需求的。于是,仿造和做伪的“文物古玩”就应运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算起,短短30余年,全国古玩市场和古玩店中95%以上都是这类仿造品。尤其地下的仿造程度越来越高新,这给整个收藏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基本都给废掉武功。收藏队伍里的鱼目混杂和一些人的贪婪,仿造者和盗挖者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整个行业里的真真假假,使得这个行业成为真正的血腥江湖。
有些人买了一次赝品就吓怕了,也有人认为,现在拍卖行赝品太多,而自己又不懂,唯恐上当受骗。其实,只要有心,投资古玩的回报率就会越来越高的。等价值上升,那个时候就知道回报在哪里了!
唐三彩造型舒张,线条自然流畅,风格古朴典雅,庄重丰满,具有一种内在的堂皇华丽的美学内涵。而仿造者在制作仿品时,只能一心一意地“依葫芦画瓢”,不能随心所欲,所制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线都是小心翼翼地依真品的模样做出来的,因此显得生硬呆板,只见其形而不见其神,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终不能与唐三彩雍容的神韵相比肩。
首先是其艺术水准的衡量,这个是关键的判断点。色彩、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是。而且在具体造型中,又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为有名。就陶马而言,则以白色三彩马和黑色三彩马为名贵。其次自然是年代和产地。国际市场能见到的有产自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三彩陶器,分别叫做唐三彩、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因为价值不同,所以要区分清楚。其中就中国产的而言,产自唐代的要比“辽三彩”和“金三彩”精彩和价高;产自中原地区的要比产自偏远地区的品质好。
唐三彩的作品,颇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唐三彩马很受追捧,国际苏富比拍卖行曾经拍卖过一件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成交,这在当时创造了中国瓷器在世界上拍卖的纪录。1989年,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成交,这个价格创造了当时中国瓷器的世界价格纪录。纽约苏富比两匹俊美的唐代三彩马,高近70厘米,起拍180万,终以360万美金落槌,优质的唐三彩作品从去年开始逐渐升温。艺术性,品相和出处是好价钱的三个关键。这是一对异常精美的唐三彩马,其中黑马高 69.6 cm,宽76.2 cm,棕色马高 67.9 cm,宽 76.2 cm。这一对罕见的唐三彩陶马曾经是香港富豪刘銮雄的收藏,2003年3月,这件作品被送到纽约苏富比拍场,结果被一位犹太商人以157.6万美元的高价购得。十年的时间,升值了不到3倍,但价格涨了200百多万美元,算起来还是相当成功的一笔投资。
盛唐时期,描绘骏马的造型艺术同样走向繁荣。绘画方面,许多名家精于画马,仅在杜甫的诗作中,就可以读到《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等吟咏马画的诗篇。雕塑方面,以目前所见令人赞赏的是随葬的三彩作品。从神龙二年(706年)葬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的三彩俑群中,已可见三彩马的风采。它头部微侧,轮廓线流利活泼,鬃剪,鞍披鄣泥,张口作嘶鸣状。美中不足的是,马的体态塑制得过于圆腴,使人观后有“画肉不画骨”之感。比其迟约17年的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庭诲墓中的三彩马,更为雄劲神骏,那刚劲有力的躯体轮廓内,显现出锋棱多力的马骨,更有怒马如龙之感。
唐三彩瓷器唐三彩是中国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1905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一些不了解市场价格的鉴定,往往以拍卖价做为藏品的评估价,这不但误导了收藏者,影响了典当、抵压、司法公正,以及市场的正常流通。更为严重的是公开评估价格,搅乱了古玩的市场价格体系。
有些人买了一次赝品就吓怕了,也有人认为,现在拍卖行赝品太多,而自己又不懂,唯恐上当受骗。其实,只要有心,投资古玩的回报率就会越来越高的。等价值上升,那个时候就知道回报在哪里了!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为企业牟利。近年来,内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喜好与投资于艺术品收藏,无论在投资收益、企业文化建设、个人修养提升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