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的文明,这些文明都是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痕迹,在历史上都是展现了自己的辉煌,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明全部都消失了,只有历史能够证明他们曾经的辉煌,虽然他们消失了,但是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却一直都在,这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文物,但是有很多的文物都是随着战乱和人祸等原因损毁和丢失了很多,因此到了如今那些文物不但是有收藏的价值,历史研究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国宝的传奇故事。
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北京琉璃厂的一个文物商店,突然来了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神情有点愁眉不展的样子,可能是家中出现了什么事情,于是工作人员就来问她,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老太说到,你们这里收文物吗?边说边把自己怀中的一个布包起来的一个物体拿了出来,工作人员一看,是一个碗,根据老太说,这个碗是几年前自己家盖房子的时候发现的,当时看这还挺漂亮,就拿来当做喂鸡的碗来用了,后来家中来了一位先生,说这个碗是个文物,能够卖不少的钱,当时还以为是玩笑就没管,继续用着了。
后来家中后代病重,一时间拿不出钱来,老太突然先到了当年先生所说,就赶紧把碗连洗都没有洗就给送来了,工作人员看到碗的品相不太好,就给了80块钱,老太拿着钱就赶紧走了,后来工作人员等到老太走后,就把碗清洗了一下,突然发现了碗底的六个大字“大明宣德年制”,工作人员感到十分的震惊,于是就报告了店长,后来经过北京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多方的鉴定,终于确定了这个碗确实是真的,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碗,而且他的来历也是非常的不凡。
在大明宣德年间,当时的皇帝非常的喜欢玩骰子,于是就下令让工匠做出一种专门用来玩骰子的碗,工匠们不敢怠慢,经过艰苦的研究,成功的革新了烧制的方法,创造出了洒蓝釉钵,令皇帝十分的满意,但是后来随着宣德皇帝的去世,这种洒蓝釉就停烧了,因此存世是非常的少的,根据目前的资料,全世界只有三只这样的碗,是国宝级的文物,专家估价价值在上亿元,于是开始寻找那位老太想要补偿她,但是时间过去太久了,再也找不到了
在中国古代对外出口贸易方面,让外国人惊叹着迷不已的产品除了丝绸、茶叶,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陶瓷。中国的英文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
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发展到顶峰,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如今随便拿出一件明清名窑烧制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几十万起拍,一件瓷器拍出上亿的天价也毫不奇怪。
在明朝宣德年间,曾烧制过一批洒蓝釉珍品,可谁又知道,就是这样一件宫廷的稀世珍宝,从出世到停烧历了短短的十年中,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历经沧桑,做过喂鸡的食盆、当过装盐的容器,直到六百年后才又神秘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