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藏家想出手藏品找一个正规的平台是重要的,然后自己实地考察,看看电话中说的跟到了以后说的是不是一样,还有心态一定要好,不能急于求成,不是卖萝卜白菜,今天来就可以拿钱的,还有一些藏家总是说一分钱不出才能合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往往这种心理总是被前期免费的不正规公司抓住,忽悠过去,路费时间全白费了
“真”是指真伪,这是选择的首要条件;“精”是指作品的艺术性在同类里是不是高的;“新”就是指作品的品相好坏;“名”就是指作品的传承递藏背景是否明朗。传承记录近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重视,连带过去的拍卖图录和出版物都被抢购一空,说明了大家对传承的尊重,也就是对作品过去的历史、对前辈收藏家的尊重和认同。另外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做假和做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复杂,有一个良好可靠的收藏传承,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我们带来一份安心和踏实。
同治(1862~~1874)朝时间较短,瓷器制作基本沿袭前朝,制作量和传世量较少。官窑器值得一提的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的定烧用瓷,一般器型硕大,彩绘多红,寓意多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鸿喜齐天等,但存世极少;其二为慈禧用瓷,器物一般款识为口沿下有“大雅斋”楷书款及“天地一家春”印章式篆书宽、外底有“永庆长春”红彩楷书款。
官窑器多用“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或“同治年制”四字楷书青花款,少数仿康熙的白地红彩瓷用“同治年制”四字楷书红彩款。还有少量“体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字体书写十分规范。另外,还见有金彩款、抹红款,在茶叶末、窑变釉瓷器上多见刻款。民窑瓷器流行红彩篆书图章款,但字体不正、书写潦草。
粉彩是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于康熙朝御厂的具有中国画风格的釉上彩新品种,多用点染形式堆料,层次简明,尚可见到五彩的某些影响,至乾隆朝粉彩又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成为釉上彩主要品种。有阴阳浓淡、色彩娇艳,以淡雅柔媚为其特色,其主要画法是先以含(AS2O3)的玻璃白施于瓷胎图案之上作衬底,再施以彩绘,同时用干笔轻轻刷出厚薄不等的层次,焙后便呈现深浅不同的色调,犹如工笔写生。官窑粉彩中广泛使用此法,而民窑亦有用之。到同治年间,清代官窑虽然进入了衰落时期,但粉彩鲜朗艳丽,丰姿犹在,也有好的作品存世。
粉彩人物画高杯,画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后一幕,画中人物表情刻画得细致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粉彩绘细碗,口径12.1厘米、高5厘米,径5.1厘米,四侧画有春兰、秋菊、夏竹、冬梅四季花木,配词曰“春兰又一香”“秋菊多佳色”“夏竹引风凉”“冬梅吐雪芳”。碗底打上红色的方印“同治年制”四个篆书款识。碗壁弧线优美、微削而不失丰圆、底与碗壁呈弧线圆滑过渡,十分雅致。
我曾走访过我县瓷老艺人,据述薄胎瓷器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因为次烧坯,以及在瓷坯上绘彩后,第二次入窑烘烧时都极易破裂变形,成品率极低。在现代技术指导下尚且如此,可见当时工匠技艺之精湛,其烧制的难度有多么大!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于咸丰五年(1855年)攻占了江西景德镇时珠山官窑被烧毁,太平天国失败后,清于1866年同治年间,由李鸿章奉旨令九江总督蔡锦青重建珠山御窑厂。
珠山御窑厂建成后,除了同治皇帝大婚时烧制了一大批的官瓷器送北京作为同治皇帝结婚用品之后,再无大批量的官窑送京。由于太平天国的起义,英法联军的侵犯,战争的赔偿,大清王朝迫于外侵内患,财政空虚江山不保,也顾不上玩赏瓷器,使刚刚恢复的官窑厂员工又断了俸禄。为求生存,自谋生路,窑厂又烧制了不少的瓷品外销到民间,一些比较好的瓷器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流到民间的。
辨: 收藏必须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这要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逐渐积累。要有交学费的心理准备。收一假,上一课;藏一物,长一识。举一反三,眼力见长。
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冲动是魔鬼。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对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