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的收藏与鉴赏,是一项高雅的玩,一种有品味的玩,一种有文化的玩,一种背负历史、寻旧怀古的玩。古玩投资,属于艺术品投资的范畴。琢艺轩和田玉表示古玩的涉猎面十分广泛,门类十分庞杂。从材质来看,有木质古玩、陶瓷古玩、玉石古玩、珠宝古玩、金属古玩等等;从使用价值看,有古典家俱、有文房四室、有器皿用具、有梳妆饰品、有古代钱币、有书籍报刊、有烟标海报等等。古玩,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市场,东西多得很,博得很,杂得很,玩法多得。“盛世文物,乱世饥民”。国家繁荣向上,老百姓丰衣足食,古玩有市场。国家萧条混乱,老百姓衣食无着,没人有那个闲心来搞古玩。
2017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整体复苏,成交额上升5%;2017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69亿美元 ;当代艺术品价格上扬 9.6%;美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 22亿美元,超过中国的20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市场分别增长 13%和7%,为整体市场复苏做出了贡献;当代艺术品占全球成交额的 15%,而2000年这一比例仅为3%。
“文物”一词曾见于《左传》,原意是指古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如“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到了唐代则泛指古代遗物,如诗人杜牧有诗曰:“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现代意义的“文物”概念范围十分广,既可包括青铜、陶瓷、玉器、字画等,又包括寺庙、宫殿、城垣、桥梁之类的古代遗迹,统指在古代由人类创造的,已成为历史的,不可再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各种实物。
不久前的香港首轮秋拍一直在火热情绪中进行。苏富比为期5天的拍卖总成交额为41.96亿港元;中国嘉德(香港)成交额为5.1亿港元,相比今年春拍2.9亿港元的总成交,增幅约76%;北京保利(香港)一连3天的秋拍成交额达到了9.8亿港元,较上季增长53%。
这些年,中国明清瓷器中过亿元的拍品在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好几件。只要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无论是元青花还是清乾隆瓷器,其在欧美市场上出现高价已毫不奇怪。本次秋拍拍出天价的明成化青花碗流传有序,收藏界一致看好,出现天价在情理之中。这些年来,中国瓷器市场造假猖狂、充斥、真伪难辨、打眼无数,内地拍卖市场上难出精品、可信度不佳,拍卖场上买气明显不。成化碗的高价应该只是偶然出现,过亿元并不能代表瓷器市场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内地瓷器市场也许依旧会延续2006年以来的死水微澜、持续盘整的格局。
总的来说,也许过亿元的高价品并不能对未来内地的艺术品市场说明和预测出什么,但这次香港首轮秋拍的人气、成交都很不错,表明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继续回升的势头没有减弱。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的内地秋季拍卖活动会继续高歌猛进。或许,内地秋拍中带头的“天价”品种不再是几年前创新高的近现代中国书画,而会出现在古代书画、古籍善本、佛像、油画、古董家具等品种当中。
2009年以来,内地拍卖场上开始出现过亿元的拍品,其中多出自中国书画;此次香港秋拍过亿的拍品分别为当代艺术、钻石、瓷器和佛像,书画拍品一件都没有,表明了书画市场还远没有恢复到两年前的高峰状态。
巨型钻石拍卖出天价在国际上也不是新鲜事,只要克拉数够大、净度够高就行了。国际上的珠宝拍卖中心主要在瑞士、伦敦和香港,各类彩钻巨钻、古玩翡翠一直是珠宝首饰中的高价创造者。但是,内地珠宝首饰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珠宝拍卖场上创万元级的纪录都不容易。笔者以为,只有到了内地民众的投资热逐渐转为收藏热和实用装饰热时,才有可能出现古玩珠宝首饰的拍卖热潮。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似乎代表了市场趋势,佛像价格近两年一直看涨,只是这件价格突然过两亿港元有点让人瞠目结舌。当中国书画、瓷器等纷纷价格高企之后,就逐渐会轮涨到这些小品种,今后,古籍善本、古董家具、传统油画都早晚有过亿元的一天。投资需求的不断释放、投资风险的不断规避、投资品种的不断开发和选择,终都会形成市场价格的“轮涨”,即“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
艺术家在世时画作就出现天价的情况并不是现在才有,从80年前著名画家毕加索在世时就已是如此。经纪代理和营销手段对于画家的市场运作必不可缺,否则就难以说清楚为什么当代艺术比那些存世近千年的珍稀古代艺术品还要贵。问题在于,缺乏大众收藏和装饰基础的当代艺术品何时能从2006年以来的下滑中真正触底反弹?这恐怕也不是这件过亿元的拍品所能完全引导得了的。
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利好,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7年,全球艺术品仅拍卖市场成交额达1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20%,结束持续两年的下滑。上半年平稳(增长9%),下半年强势(增长32%)。中国依然是全球大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的34.2%。美国紧随其后,交易额为49.6亿美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当下,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收藏家或者由拍卖行转到收藏家是古玩产业链的终端。在终端的古玩流动性就变得特别差。大家都是放在手里等待升值后再拍卖。以往曾经拍卖过的有记录的物品,往往放置几年后拍卖的价格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