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随着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同步而行,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中设计能解决的问题,对提升老人生活的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处世界前列,然而人均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很靠后,多数老人家庭“未富先老”。而且当前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积蓄和退休金,但是多数老人积蓄较少,且退休金有限,如要覆盖90%的老人居家养老,未来的适老化住宅的售价或租金要考虑到老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在基础配套能跟上的前提下,养老住区离开市区,往郊外发展,往低总价发展是有利于养老事业的。如果政府能尽快落实、完善养老用地性质的土地供给,拿地成本得到控制;如果在城镇化大趋势下,基础配套设施健全完善;如果医疗福利制度实现异地报销;如果“反向抵押贷款”引入我国,90%的数字必然不会停留在数字上。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的生理机能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随之减退。进入老年阶段后,先衰退的往往是视觉和听觉,65岁以上老人的矫正视力平均不到0.7,俗称老花眼。应对视觉衰退的障碍可通过设计改善:例如电器设备采用大按键,标识牌采用醒目大字大图、提示灯用闪烁光源并伴随声音提示等,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从而帮助老年人在居住环境中能便捷的完成更多自理。
视力的减退只是一个方面,听力、嗅觉、力量、敏捷度等的下降是伴随整个老年阶段的。以上这些感觉的衰退已经给老人生活带了极大的不便,更麻烦的是神经系统的退化,突出的表现是健忘、经常忘记钥匙、眼睛放在哪,这就要求设计能多采用开敞化的台面,一旦忘了东西,找起来也容易。
伴随生理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老人的心理也会发生改变,例如适应能力下降、退休后的失落感、孤独感等,乐观老人会主动参加团体活动、户外活动。对于不够主动的老人,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在设计中可多创造些老人发生“偶遇”的机会,这样的动线交汇可在候梯厅、单元大堂、散步步道、活动广场等。将散步动线与社区活动室、歌舞广场设计成串联形式,即使几次老人经过时不加入活动,时间长了,接触频繁了,自然会参与其中。另外,老人居住户型设计中要考虑到子女来探望的可能,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提供便利和舒适,这样的设计创造了代际间的频繁沟通,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及对子女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