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董一词中的“骨”字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有保存历史精华之意。因为所有的“骨董”都是古代留下来的,所以后来写作“古董”;又因为古董可作为一种玩物,所以后来又称之为“古玩”。
真的卖不过假的,老的卖不过新的。新的卖不过原石,这是古玩市场上普片存在的又一笑话。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董,居然连一块和田玉籽料都卖不过。
卖古玩的行家与买古玩的行家交易过程很简单,卖家说出卖价以后,买家想收买就给价,不想收购便包好藏品走人。从不争辩抬杠,也不会指责对方没眼力。有的藏者自己不懂,买了以后拿到网络上让网友们评判,只要有人说东西假,便在网上开骂,这种心态是出于对自己的藏品没有自信,同时也是业界里不可能有的现象。所以真正的行家很少参加陌生朋友圈的讨论,除非相互了解尊重的至交。
那是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和几个同事来到郊区的某小学,探望慰问贫困学生。慰问间隙,校长便带我们到阅览室看学生的字画展。在浏览字画展的时间,在阅览室的一角,我发现了这个青花瓷砚台。砚台总体呈长方形,长7.7厘米、宽6.9厘米、高1.8厘米。砚台的周围外延是一些简朴的图案,中央则绘有三只蓝色的狮子。而在狮子的中央,则是一个蓝色的绣球,批注三只狮子在玩绣球。从画工来看,手法一流,狮子惟妙惟肖、动态感十足。见我爱不释手,校长便直率地体现将砚台送给我。
厥后,经由与藏友的综合分析,判断此砚台出自清代中后期,具有一定的珍藏价值。以后,作为赔偿,我又购置了许多学习用品送给学校。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泛起了镌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泛起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持。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获得了多样化的生长,砚材的运用也极为普遍。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为突出,称“四台甫砚”。
砚台珍藏以“端歙澄洮”四台甫砚为主,广东端砚为首,随后是安徽歙砚、山西等地的澄泥砚和甘肃洮河砚。不外有宁波藏家以为,国人搞珍藏喜欢凑齐“四大”,因此洮河砚有凑数之嫌,其产量形态都无法和前三者媲美。
歙砚色泽多莹洁苍碧,亦可与端石媲美,石品有罗纹、眉子、金星、银星等几大类。
澄泥砚着实是泥砚,著名的产地有山西绛州、北京虢州、山东青州等。顾名思义,澄泥砚应为泥所制,色泽分“鳝鱼黄、玫瑰紫第二、绿豆沙第三”等。
洮河石上品是绿如兰润如玉的鸭头绿,中品及以下的砚材有深绿色的“鹦鹉绿”、墨绿色的“玄璞”和淡绿色的“柳叶青”等。
名贵的照旧端砚,由于其种类多、色泽奇,赏玩的意见意义多,青花、鱼脑冻、燕叶白、火捺、天青、冰纹、金银线、金星点、翡翠……有些石质着实太好的,舍不得雕,就做成笔舔。由于端砚的老坑已封洞,市面上撒播的件件是绝品,价格要比同时期的砚台贵上十倍,纵然是老坑新砚,价格也经常卖得过中档的古砚。
所以说这些市场不是服务于收藏爱好者的。如果爱好者要收藏真古玩,唯一的正确的路径,只能是与自己十分了解和知根知底,而且讲诚信有保障的商家行家们,进行买卖交易。
卖古玩的行家与买古玩的行家交易过程很简单,卖家说出卖价以后,买家想收买就给价,不想收购便包好藏品走人。从不争辩抬杠,也不会指责对方没眼力。有的藏者自己不懂,买了以后拿到网络上让网友们评判,只要有人说东西假,便在网上开骂,这种心态是出于对自己的藏品没有自信,同时也是业界里不可能有的现象。所以真正的行家很少参加陌生朋友圈的讨论,除非相互了解尊重的至交。
当目前的专家漫天飞,鉴定水平严重滞后以及鉴定与经济挂勾的情况下,说了实话反会遭到各种指责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