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对文物鉴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听人一说是“国宝”就去买,一买就是一屋子,自称为收藏家,但找专家来看都躲躲闪闪,想卖又都卖不掉,拍卖行一件也不收,只能是自吹自擂,再去忽悠新入道者。
线条方面更见圆润柔美,纹饰规划自上而下排列五层,并且每层互相分隔显着,益见清疏之气,尤其体现在上下两层八吉利纹饰的构图上,八吉利纹形态现已没有元代大,在莲瓣内现已缩小,留白空间增大,予人倍觉疏朗,契合文人画提倡的留白六合宽的规律。
可是繁密之感仍然能够在腹部主题纹饰缠枝莲纹与胫部缠枝灵芝纹当中得以再现,仅仅纹饰的绘画个性现已不同于前朝,莲花的叶子不及元代的丰满,莲斑纹呈螺丝状,而非元代的葫芦状。
莲瓣纹脱节每瓣分隔,各自独立的画法,取而代之则是莲瓣相连,且双色描写边线,而不填色的白描画法,让莲花的丰满之状更具立体作用。底部涩胎,见粗暴的镟修痕,与元代个性相类,时代特征明显。
明洪武青花瓷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明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历时30年。明代建国后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镇珠山建立御窑厂,变成明代景德镇早的官窑,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实带洪武官窑编年款的瓷器什物
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承继了元代个性。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画装修线条疏略豪宕,改动元代层次多,斑纹满的个性,趋向多留白。洪武青花瓷的胎体对比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土黄色或许灰白色,手感均对比平滑。因为瓷土淘洗的粗细不同,胎质也有粗有细。
官窑器因为工艺精密,一般瓷化程度较高,因而胎体细密细白洪武官窑青花首要运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且淘炼欠精的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带有灰色彩,偏浅灰色,有部分铁锈斑深入胎骨,这是因为钴料中富含金属锰、铁等杂质的原因。
洪武青花瓷概念的产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这些矛盾的调和,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应该加快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需要积极作为,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
互联网思维首先体现在艺术电商领域。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开设艺术品频道,保利、嘉德开启与淘宝的合作,电商有机会将小众拍卖拓展为大众消费。
根据索思比拍卖行艺术市场综合指数(指数构成包括巨匠油画、现代油画、欧洲瓷器、中国瓷器及欧美古董家具等),以1975年为基数100计算,至1988年的13年中,该指数已跃为740,相当于每年以21%的涨幅上扬,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投资形式。这种趋势早在本世纪中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本世纪末及下世纪初,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投资工具,必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更加热门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