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收藏都是保密不外露的,如果藏品被公开曝光及鉴定,将会对自身的安全以及市场的再流通造成经济上的不利影响。
卖古玩的行家与买古玩的行家交易过程很简单,卖家说出卖价以后,买家想收买就给价,不想收购便包好藏品走人。从不争辩抬杠,也不会指责对方没眼力。有的藏者自己不懂,买了以后拿到网络上让网友们评判,只要有人说东西假,便在网上开骂,这种心态是出于对自己的藏品没有自信,同时也是业界里不可能有的现象。所以真正的行家很少参加陌生朋友圈的讨论,除非相互了解尊重的至交。
这一切直接影响了万历一朝官窑瓷器的烧制。万历前期,官窑瓷器延续嘉靖风格,以上等回青料绘画,颜色兰中泛紫,幽倩可爱。万历中期,回青料尽,而朝廷失去对西域交通的控制,再不能获得回青,而只能使用浙江当地的土青料绘制官窑青花瓷器,颜色普遍灰暗,大不如前。万历三十六年,景德镇地区工匠起义,民窑为了和官窑争夺御土矿的控制权,工匠焚毁了御窑厂,至明末,御窑厂都处于停烧的状态。至此,万历不仅失去了对西域回青的控制,也失去了对中原御窑厂的控制。这时的景德镇没有官窑瓷器,而以民窑取代官窑,成为标志当时瓷器发展水平的物证。国家政治对于瓷器上的反映可见一斑。
此件青花松鼠葫芦纹瓜棱罐,应该就是万历中期的一件制品。此时的青花原料使用浙江土青料,由于对于青料的提纯方法还是水沉法,青料中的杂质较多,颜色发灰色。瓜楞的造型也是延续明中期以来的常见器形,万历以后,器形少有瓜楞形,而多为圆体,以方便绘画。从装饰风格上看,也还是以图案性装饰绘画为主,尚没有出现后来的文人写意画风。由于万历一朝瓷器原料、工艺、风格、制度等变化巨大,因此,为准确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万历三十六年以后,尽管御窑厂停烧,但是,中国陶瓷发展进入了过渡器,一个崭新的时代随之来临,民窑盛于官窑,外销大于内销,在国家未亡之际,景德镇却逆势而上,成为征服世界的民族产业,这也是发生在万历时期的事。万历时期的青花瓷,对研究中国陶瓷史的嬗变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文物。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博搜网近几年对明万历中期瓷器市场分析价格表:
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利好,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7年,全球艺术品仅拍卖市场成交额达1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20%,结束持续两年的下滑。上半年平稳(增长9%),下半年强势(增长32%)。中国依然是全球大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的34.2%。美国紧随其后,交易额为49.6亿美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当下,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凡在电视或媒体上宣传的专业知识,都是一些民国时期传统落后于时代的经验和要领,专家们知道,造假者也同样知道。识伪要领己经跟不上造假的变化了,因此失去了借鉴的价值,行业里真正的知识经验是绝对保密,不可能向社会公开,在业界里鉴赏能力就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