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有了要去加拿大留学的想法后, 会先在网上搜集各种信息,同时也会通过一些在加拿大留学的亲戚朋友去了解一些有关加拿大留学的一些信息。然而, 自己了解的到这些信息并不一定完全都是正确的。下面李玲芬老师为大家罗列了一些在日常的咨询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走出误区。去加拿大留学常见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自己认知错误的问题。
申请加拿大留学常见的误区及问题
误区1:大学排名决定一切
加拿大的大学90%以上都属于公立大学,目前中国教育部认可的私立大学只有西三一大学,师资配备上相对均衡。往往一些规模较小的公立大学(如基础类大学)在本科教育上更占优势,师生互动更频繁,小班授课(一个班大约30人)让学生更有被重视的感觉,学校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co-op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即使加拿大颇负盛名的Maclean’s杂志每年在11月都公布排名,也主要是以学位的授予类别而定,不是按专业排名,排名只能做参考。
误区2:大学都有“双录取”
“双录取”顾名思义为两份录取通知书,即同时收到语言中心的录取通知和大学专业的录取通知。学生在申请专业学位时,学术条件已达到学校的录取标准,但语言成绩未达标,因此学校给予机会,先完成语言课程,后无需额外申请,即进入专业学习。
但是,不是所有大学都有“双录取”,如麦吉尔大学。如果获得了语言课程的学习机会,一定要看清是“双录取”还是只有“语言课程录取”,亦或是录取的是需要1年时间完成的“桥梁”或“预科”课程。曾经就有学生,自认为被阿尔伯塔大学“双录取”,其实是被与该校合作的“语言项目”录取,并没有获得阿尔伯塔大学的专业学位录取。
误区3:加拿大和美国接壤,学费和生活费,会不会也和美国一样特别贵?
肯定不是啦!加拿大的学校由于大多数都是公立院校,所以学费非常便宜,生活花费也不高,中学准备12-13万人民币/年,大学准备15-18万人民币/年足吴。即使是工薪阶层,也可以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学,不用太顾虑费用问题。
误区4:加拿大是不是没什么好学校啊?
你一定在和我开玩笑!加拿大的名校不要太多呀!在2019QS世界排名中,加拿大共有7所高校进入前200,进入50强的有3所,分别是: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另外,商学院世界Top50的约克大学,加拿大心目中的Top1女王大学等超多名校供你选择,绝对让你挑花眼!我觉得,你该担心的应该是选哪一所名校更适合你才对!
误区5:我留学加拿大,毕业后留下来是不是很难?
哈哈,只要想留下来,自然都有机会呀!热情的加拿大工作和移民政策都不要太好哦!有一些省份甚至在毕业后,不需要找工作,也不需要有工作经验,就可以直接申请移民!
Ps:所有高中以上学历留学生,毕业后都可获得和自己学习时间等长的工作签证(最长3年),且工作满一年后就可以申请留在加拿大,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优厚的福利待遇。
误区6:加拿大的好学校,是不是很难申请啊?
好学校的难度总是大的,不过如果你够优秀,是你的 offer 总是你的呀!加拿大名校对于学生要求相对严格,这样加拿大文凭的含金量才高呀!对于有准备的学生,进入加拿大名校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误区7:大学截止时间较晚
加拿大大学虽没有提前录取一说,但在招生上存在着明显的“先到先得”现象。大学申请系统开放的时间是入学前一年的9月中下旬(UBC在八月中下就开放申请系统),而申请截止时间多数在入学当年的1月底-3月底。由于加拿大大学数量不多,授予学位的仅80+所,因此申请相对集中且数量庞大,对于热门大学来说此类现象更甚,之前就有多大在2月的时候才开始审理前一年11月收到的材料,导致文件截止时间延迟。加拿大大学采取rolling方式放榜,早申请并材料齐全的学生,成绩优秀的会第一批收到录取(一般在入学当年的1-2月,也有在前一年12月),成绩普通的学生也会在3-4月间录取收到申请结果。不过,每年也会有学生在5月后收到录取通知的。由于加拿大多数大学要求学生在5月1日前回复学校是否接受录取,对于晚来的录取,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误区8:大学只看成绩,自己申请“手到擒来”
学生的申请季在高三,也就是可能难度时间最紧张的时间,从高三开学蔓延到高三寒假的6个月的时间是不容有丝毫懈怠的。加拿大大学申请的重头戏在申请后的追踪(当然前期的选校专业定位与申请文件齐备也很重要),后期的经验不足就会导致申请结果不同。经常会出现,成绩相当的两个学生,申请结果完全不同,有时甚至会出现成绩低的学生录的比成绩高的学生好。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往往也会因为经验不足对申请结果不利。如国际班的学生选课不全导致专业无法申请,体制内高中的学生放弃了高考导致无法申请顶尖名校,多次刷分托福的学生,成绩没有起色,措施那些对语言单项有较高要求的学校。
加拿大大学申请都要求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在校成绩和语言成绩,开始慢慢加入其他元素,如课外活动、AP课程、面试环节等,全方位的了解申请人的能力。
误区9:托福比雅思更有优势
加拿大大学在申请时的语言要求,可以用托福或雅思成绩来满足。对于考托福的学生来说,各校要求都不同,的要求100(多伦多大学),一般在80-90之间,但要注意的是,各校对托福单项的要求,如女王大学要求托福88(写作24),滑铁卢大学要求托福90(口语、写作25),这些看似总分不高的要求,实则要完全达到有相当的难度。
对于考雅思的学生来说,就简单不少。一方面,雅思的词汇量要求较低;另一方面,中国学生比较困难的口语部分,不同于托福的机考,雅思是对人考试,比较符合多数中国学生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一般学校对雅思的要求一般是总分6.5(部分学校有单项不低于6.0的要求),部分学校例如滑铁卢要求总分6.5,其中口语写作不低于6.5。从签证角度,雅思成绩达到6.0及以上,即可参加绿色的签证通道(SDS/SPP计划),对担保金额和存期的要求大大放宽,给学生家长提供了相当的便捷。
误区10:大学淘汰率奇高
加拿大大学的“宽进严出”让不少家庭在向往的同时,增加了一丝顾虑。其实,所谓的“宽进”是相对“严出”而言,想进优秀的大学也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由于加拿大大学是公立学府,学生群体庞大,且多为当地学生。家长从各方打听到的“淘汰率”只能作为一种“警醒”,提醒学生,国外大学不同于国内,在大学期间不能懈怠。而作为学校,原则上是不愿意淘汰任何一名学生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按时作业,即使成绩跟不上,学校都会提供各种支持:寒暑假让学生补课;不同学院转换;不同校区转换;不同合作学校转换等。
误区11:地理位置决定教育水平
加拿大国土面积辽阔,除了北方三个人迹罕至的地区,约有10个留学生可以选择的教育省份去读书。在一些大城市,如多伦多、温哥华外,各省都有几所代表性的高校,如农工特色的萨斯卡切温大学和曼尼托巴大学,数学心理学特色的渥太华大学,商科特色的康考迪亚大学,园林设计的圭尔夫大学,传媒特色的卡尔顿大学,海洋工程特色的纽芬兰纪念大学等,这些学校采用小班教学,中国学生相对较少,英语学习环境好,学费低廉。师资配备决不逊色于任何大城市大学,所以不必担心在偏远地区的大学教学水平。
误区12:申请加拿大签证被拒后不能再申请
我们知道:加拿大留学生签证是学生去加拿大读书进入加拿大的关键一步。没有签证是没有办法进入加拿大。
然而,并不是每位学生在办理加拿大签证时是一帆风顺的,不少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拒签。有些学生通过自己查的一些信息了解到:拒签后就不能再申请加拿大签证了。其实,这并不正确。
加拿大签证拒签原因会有很多种,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拒签原因,可以再次递交申请。
但如果被发现有虚假材料,那么申请人在两年内是不能再递交申请的。因此,要找出自己拒签原因,再次申请通过获签的机率就大大提升了。
误区13:父母办理移民签证会影响学生签证的申请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看到了加拿大社会的优势,通过技术移民前往加拿大,拿到PR身份后,学生在加拿大留学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但也有人担心,父母已经移民或正在办理移民,会让签证官怀疑学生的留学目的。
其实,只有4种情况会被拒签:
1)虚假文件,如大使馆发现有虚假的签证申请文件,两年内申请人不能再申请;
2)申请材料不齐全,签证申请人可再次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补充资料或证明申请复查;
3)担保资金有问题,对于不走SDS/SPP计划的学生来说,提供50-70万人民币的担保金并证明该笔钱款为担保人长期持有即可;
4)留学目的不明,家庭办理移民≠学生想移民,学生只要提供学校的录取通知,并在留学计划中明确阐述自己的留学动机和未来计划,一般不会被拒签。
即使是那些有过一次或多次拒签记录的申请人,并不代表不能获得通过。签证申请审核的是合法性和合理性,只要学习计划合理,资金得到合理解释,即使有拒签历史记录一样可以顺利获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