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道,处之有德玩经营的祖师爷是范蠡,早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古玩收藏家祖师爷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经做过“守藏之史”,《道德经》提示人们,行之有道,处之有德。“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艺术品投资回报率的利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就像在二战期间,外国侵略者利用战争,掠夺了他国的大量艺术品,因为他们懂得,艺术品才是无价之宝。”如此惊人的高回报率也是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艺术品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有观点甚至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后一座金山。
但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品本身特有的属性,比如赝品风险、估值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人道德风险等,与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特质始终存在矛盾。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绘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见的颜,明代除青花、斗彩和五彩之外,其单色釉也有突出成就,具代表性的是永宣的红釉、蓝釉、成化的孔雀绿和弘治的黄釉。
明代瓷器:色有红、黄、绿、蓝、黑、紫等,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例如成化斗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种多且能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鸡冠的红色几乎与真鸡冠一致,葡萄紫色则几乎是紫葡萄的再现。所以,彩瓷器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贵,如举世闻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等。
在成化彩瓷基础上,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器又揭开了彩瓷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成化斗彩瓷,色彩鲜艳,画染风格以疏雅取胜;嘉万时期的五彩则是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为常见,彩色浓重,其中红、绿、黄三重为主,尤其是红色特别突出,因而使得嘉万时期的五彩器在总体上有翠浓红艳的感觉,极为华丽。
整个明代1368——1644年,先后有十七个皇帝在位执政,共经历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高峰。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斗彩著名。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五彩量大。
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以文字作为装饰内容的有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
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一件明14、15世纪龙泉青釉带盖梅瓶以1383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是继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清雍正仿龙泉青釉暗灵芝纹五岳真形图三孔扁瓶之后,诞生的第二件价过千万的龙泉窑拍品,也是明龙泉窑拍品突破千万大关的代表之作。
自明初龙泉官窑被发现以来,明龙泉窑拍场便佳报连连,这一处于价值洼地的瓷器品种,得到了收藏界的普遍关注。虽然相对于火爆非常的明清景德镇彩瓷市场,龙泉窑市场的表现仍相对逊色,但其价格的上升走势却显而易见,尤其是明初期的龙泉窑拍品,在高品质成交拍品中有着很高的流通率。
过去古玩艺术品行业受不正常态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造成了古玩行业短短几年的盲目扩张。自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北京的珠宝古玩店已经发展到壹万伍千家左右,但是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并没有参与这种消费,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投资古玩用于馈赠和行贿受贿。当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的情况下,古玩市场明显出现了滑坡。从古玩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方面看,要恢复市场的冷清局面将会延续数年。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想让陶瓷艺术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同,就要争取使艺术品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站在个人的高度来看,古代艺术品是古代社会、人文、科技、物质的综合结晶品。比如一件官窑瓷器,汇集了冶炼、雕塑、物理、化学、书法、绘画、建筑、社会流行文化、宫廷审美趣味等等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值得去探索和学习,从而发现美和价值。这个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培养、自我熏陶的历程,为每一个真心喜欢艺术品收藏的人带来思想上和心灵上的新视野和享受。此外,它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