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骏马画中以马尾和鬃毛为精彩,也容易看出问题,如果马尾和鬃毛画得笔飞墨舞,质感、运动感极强烈,笔法生动简练则为真品。反之,凡是马尾、鬃毛运笔繁琐呆板,无迎风飘扬的气势,则很有可能为仿品。 第二,观款。徐悲鸿骏马画的署款或自题,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徐氏署款一般用“悲鸿”二字,极少联写“徐悲鸿”三字。其款字的写法,早年多用楷书,中晚年用行书,草书极少,有的油画作品还有用法文的。所署年款,1949年前,多用干支或民国年号纪年。1949年10月以后开始用公元纪年,也有用干支的,但比较少见。徐悲鸿的题款书法主要学魏碑,以后又借鉴了清代书家,博采众长,笔法自然流畅,端庄古朴。而仿品所写的徐书,多数笔法轻飘、往往在一个字的飞白处和字与字之间牵丝处出现破绽。
徐悲鸿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八匹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光,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影,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徐悲鸿的马反映了他的追求,是他的又一个创造。他的马给我们带到了一个写实主义的理想王国,实现了300年前书法家金冬心所憧憬的“昔年曾蹑五云端,不与人骑更好看”的境界.
专家更不可能是万事通和万金油,他只要在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一类事情上有独到的见解、精到的研究,只要他们有经验、有能力、有水平、有才干、有眼光、有诀窍、有技巧、有办法可以正确并准确地发现问题、抓住症结、解决问题,对古玩鉴定而言就是能迅速而准确的区分新旧、辨识真假、甄别伪赝就足够了。
《瑞鹤图》作于1112年,时宋徽宗30岁,其在位的12年间天下并不太平,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几年里,河东连续地震、京畿蝗灾、南方水灾……这位道君皇帝处心积虑地寻找奇花异石和各种祥瑞之物,寻求国家祥瑞所在,想以此稳定朝廷,安抚民心。他听信道士献计,修艮岳,设立花石纲,豢养了许多珍禽异兽,营造并修建延福宫、宝真宫、龙德宫和五岳观等道教宫观等,用石累以万计,民间怨声载道。除了这些,更给京城带来不安的是,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彗星横扫汴梁上空,天人感应之说相传,这是皇帝触怒了上苍,才引起上苍的警告。徽宗慌忙垂询政失,接受劝告,拆除针对元祐党人的诬碑,解除……
道君皇帝一直期盼着京城上空能出现吉兆。6年后的正月十六,或是他亲眼目睹,或是有人来报,宋宫的正始之门端门上空出现了群鹤盘旋,预兆国运临门、国运长久。徽宗从“仙禽告瑞”中得知国运“千岁”的吉兆,于是,他精心赶绘此图,在他看来这对安定朝廷内外的人心太重要了。道君皇帝相信有灵性的动植物会预示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这些被精心描绘下来的祥瑞将会给他的统治带来信心,也给他的臣属们带来希望,如飞越宫城端门上空的白鹤、玲珑石上的瑞草、芙蓉枝上的锦鸡等。宋徽宗和多少臣子们,都沉浸在这些繁花似锦的“国运”幻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