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收藏都是保密不外露的,如果藏品被公开曝光及鉴定,将会对自身的安全以及市场的再流通造成经济上的不利影响。
因为历史上无论地摊,还是陌生人或者是不熟悉的陌生店铺,都是針对古玩商和行家的。这些市场实际上是古玩商的进货渠道,当凭借眼力把真古玩买到自己的店里以后,也是以真古玩服务于熟客老顾客,而不会卖给陌生人。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清代康雍乾时期,颜色釉在的基础上再大量创新,达到顶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总结景德镇窑场共有五十七种花式釉,其中四十多种为色釉。清代创新的釉色包括有“郎窑红”(牛血红),是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创造的,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色釉在瓷器上自然垂流,到底部停止,形成羽毛状,像米汤,所以叫米汤底;“柠檬黄”是氧化锑作为呈示剂的釉,色泽较娇黄釉更鲜亮,更像柠檬;窑变釉中有“茶叶末”,是金属结晶体形成釉色上的斑点,像茶叶的泡沫;此外,还有胭脂红、红、松石绿、秋葵绿等,不胜枚举。
从成化到万历时期的明代瓷器,明宪宗成化一朝,为时虽仅二十三年,但在烧造瓷器上承明永宣之精华,并一改永乐宣德时期的雄健豪放的风貌,又锐意创新,瓷器造型多玲珑秀奇,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成化青花选用“平等青”料,呈色浅淡柔和,纹饰采取双线勾勒填色绘制技法,笔触秀丽,给人以幽雅脱俗之感。
本公司征集的此宝物来自于藏友龚先生的大明万历五彩龙凤纹八棱梅瓶。龚先生的这件宝物口径为4.8cm,底径为10.6cm,高是43.7cm。梅瓶胎骨厚重,有盖子,颈细短,丰肩,瘦低,圈。瓶身修长,有八棱。纵看整瓶,品相完好,器型规整大气。梅瓶的纹饰层次多样,由上而下分别是回纹、缠枝花卉纹、铜钱纹、五彩三角纹,主体底图为缠枝花卉、祥云,主图以五彩绘龙凤纹,龙凤相守对望,尽显皇室庄严,一派祥和之气!底部又以青花款“大明万历年制”,经艺锤国际余耀光老师鉴定,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传世精品!
近年来,五彩瓷成交前10位中,有一半是嘉万时期的五彩瓷器,而且清代的青花和粉彩瓷瓷器拍卖价格已入云端,明代五彩瓷器的升涨趋势却一直比较缓慢,不过与之相反的是此类五彩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却是个大藏家重金争夺的宠儿,冷热如此悬殊,必然预示明代五彩瓷器在内地市场上空间巨大。随着内地藏家收藏的更加理性化,明代五彩瓷器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收藏热潮,其价值终上升至其应有的地位。龚先生的这件大明万历五彩龙凤纹八棱梅瓶价值可谓潜藏无限。
中国古瓷器在海内外拍坛上一直十分抢眼,专家蜂拥而至,拍价屡创新高。但如果仔细辨别的话,会发现在国内瓷器拍卖专场上,拍卖成交价名列前茅。大量流失海外据专家介绍,五彩瓷曾在明清两代出现过制作高峰期,许多官窑瓷器主要来自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但又各具特色,从流传下来的御窑作品来看,其宣德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可以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特征。不过,从当时历史记载来看,宣德官窑的五彩瓷也难为藏家所见,当然更谈不上大规模收藏了。
一些行家分析认为,中外藏家对五彩瓷的分歧态度始于明万历时期。许多五彩瓷销往日本后,不仅深得当时日本社会人士的喜爱,而且被上层人士和专业收藏家所珍视。进入清明以后,日本人更加痴迷中国产的五彩瓷,许多人不惜重金求购,并掀起一股五彩瓷收藏热。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经过多次叫价,终以4404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高的中国瓷器,也是五彩瓷拍卖至今高的价格。
明代五彩又以万历年制品为著名。人们往住将“万历五彩”与“成化斗彩”并提,誉为明代制瓷业一大成就。万历五彩主要特征为:大器居多,胎质稍显粗糙,胎体厚重。彩色浓艳凝厚,色调对比强烈。很多采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此为万历五彩的又一特点。万历五彩也有一些碗、盘、盆、盒等小件制品。
有定力 首先是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折磨是致命的,面对打眼的损失总会心有不甘。如果有心收藏,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着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应当有哪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
2017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整体复苏,成交额上升5%;2017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69亿美元 ;当代艺术品价格上扬 9.6%;美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 22亿美元,超过中国的20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市场分别增长 13%和7%,为整体市场复苏做出了贡献;当代艺术品占全球成交额的 15%,而2000年这一比例仅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