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竹制品染色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低的一万多毫克每升,高的则三四万毫克每升,而标准才100毫克每升。这种类型的生产废水浓度高难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特别是渗透到地下水后,地下水环境需要200年才能完成自我净化。 目前该类型生产废水大都用生化技术处理,但这种处理技术一般只适合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
背景技术:
竹制品产业在浙江安吉地区是一个支柱型和特色产业,与之配套的竹制品染色加工业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目前安吉的竹制品染色企业有将近百家,但这些企业的分布广,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为“三无”的家庭作坊式。在这些企业中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的只有四家,虽然他们有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设施昂贵,废水排放量小处理成本高,染料浪费大,处理不稳定。未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的那些企业基本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染色工艺完成后直接向外环境排放,对当地的外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适合小型竹制品染色企业染色废水的处理办法。基于对环境的巨大破坏,2009年下半年安吉县政府就开展了竹制品污染整治工作,其中明文规定在2010年的5月20日前必须关闭所有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竹制品染色加工企业,但原有经过审批的四家企业根本不能满足目前安吉竹制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水平。因这类企业有高浓度的生产废水产生,环保部门的审批难度很大,采取了区域限批得手段,大部分地区没有城市管网不予审批,在这个巨大的市场空挡就要产生的时候,就急需一种能对竹制品染色废水进行合理处理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