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中山博物馆藏(原定州博物馆)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不论是造型、胎质、釉色,也不论是工艺、装饰、图案,均精致含蓄,富有寂静、安宁的空灵韵味,长于悠远含蓄的意境的表现! 定窑白瓷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白贲静美、典雅非凡。浮雕纹饰虽有时繁复密集,甚至布满于整个器身,但在其统一的乳白色釉层掩映之下,立即退去看似复杂的外表,展露出恬静素雅的气息。 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泪痕的出现,使定瓷具有一种天然的神韵。再加上不加修饰的刀痕、手掐纹、刀线等的存留,它们不仅没有使定瓷因此逊色,反而成为定瓷的几大特色,使定瓷呈现出一种原始、淳朴的天真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说到宋代白瓷时,称其是一种“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报价:面议
地址:陕西,西安,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18号
公司:西安国艺会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手机:17791779535
微信:wxid_as9wyu0tt43qt22
电话:029-8882556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