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古玩界不论经营者还是投资者,不管搞哪一品种的,没有谁不想得到老而精的珍稀绝品。许多人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留下一堆破烂,或倾家荡产。吾人亦曾追“官窑”瓷器跋山涉水于乡间,求“三代”铜器而误入歧途之经历。一夜暴富地美梦也曾使我垂涎三尺。但经过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实践,我对古玩业由肤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总结了“四不追”:一不追三代(指青铜器不追夏商周),二不追官窑(指瓷器),三不追珍、稀、绝品,四不追富翁。
所以说这些市场不是服务于收藏爱好者的。如果爱好者要收藏真古玩,唯一的正确的路径,只能是与自己十分了解和知根知底,而且讲诚信有保障的商家行家们,进行买卖交易。
但从有确切年代的墓葬的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969)以前就已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三彩陶器。辽代三彩承袭了唐代传统,是接受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瓷式釉陶,胎质粗而较硬,呈灰黄白色或淡红色。但质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辽三彩在承袭了唐三彩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特点的发展,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辽代的高温胎质耐高温,瓷化度较高,坚固性能较好是其共同特点。但辽白细瓷胎和粗瓷胎缸胎在质量上相差甚远,所制瓷器的质量差别很大。辽白瓷器胎有多种彩釉器物,但以白釉器居多,黑、紫等彩釉器较为少见。制瓷原料精良,颗粒小,密度大,十分细腻,调制成瓷浆粘结性能好,含各种砂质较少,色泽也较为纯正,有的瓷器胎质呈青白色,有的呈牙白色,有的近于纯白色。辽白细瓷胎质是辽瓷中精良的胎质,所造器物以盘碗等圆器甚多,也有一定数量的瓶壶等琢器。
辽三彩瓷器现如今的存世量已经很稀少!到代精品更是罕见。香港大德国际拍卖、亚太(香港)艺术品拍卖集团有限公司现有一套辽代三彩花口盘(共4只)直径16cm,实为罕见,目前专家评估保守价格1280万人民币,2014年秋季将亮相香港拍卖会,由香港大德国际拍卖主持.
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上海开封)开设的瓷窑场。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一。后世广意上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
辽代制瓷业是辽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匠多系被掳掠的北方名窑工,故工艺上明显受唐三彩、定窑和磁州窑装饰风格的影响。但其造型纹饰又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种族、环境、时代等诸因素的制约,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瓷艺术风格。其中林东辽上京窑,赤峰缸瓦窑,上海龙泉务窑是辽代为著名的瓷窑。林东辽上京窑,窑址位于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东镇的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窑场规模不大,约始烧于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1084),烧造时间不长,但产品质量极佳,技术上受定窑影响较深。辽上京故城曾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此窑产品,可以断定该窑在辽代晚期为皇宫烧贡瓷。
“官瓷”是一个特定的特谓,专指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足是其特色。诸如:官窑出战戟、这种瓷器和汝瓷、哥瓷、宋钧瓷、定瓷合称中国五大名瓷。
根据索思比拍卖行艺术市场综合指数(指数构成包括巨匠油画、现代油画、欧洲瓷器、中国瓷器及欧美古董家具等),以1975年为基数100计算,至1988年的13年中,该指数已跃为740,相当于每年以21%的涨幅上扬,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投资形式。这种趋势早在本世纪中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本世纪末及下世纪初,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投资工具,必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更加热门的投资对象。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