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大清银币丁未一两,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为铸额小,传世稀罕,大多数民间泉家没有见过实物,现已出版的由民间泉家编纂的钱谱对该银币都没有记载和描述。“丁未光绪银币丁未一两”银币系清ZF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丁未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丁未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价值及高!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清代著名官铸机制银币中的大名誉品,传世仅见数枚。该银币实际上是标准壹圆流通币,相当于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的尺寸却相当一两的重量,有些币面标值为库平壹两的银元铸成库平七钱二分的规格或兼有两者个性规格并公开发行流通,成为晚清银币发行流通的一种特有现象,这也是在晚清“圆”、“两”之争中,相当于库平七钱二分的“圆”因为顺应时代和实际流通和兑换的需求而逐步占据上风的具体体现。银币正面中*珠圈内镌汉字“大清银币”,珠圈外上镌“光绪丁未年造”,下镌“库平一两”,左右两侧各镌一个五花星。背面中*镌蟠龙图,周围环绕云团,币边缘镌珠圈。本品铸造精美,背面龙纹打造深峻,有轻度流通的痕迹,传世包浆,保存完好,极其罕见。直径大约40毫米,厚度约3毫米,重约39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制造。面值有一两、五钱、二钱和一钱四中。正面中间阴刻“中”字,外围钤“大清银币”币名,珠圈外上钤满文币名,下钤币值,左右分钤户部及丙午纪年;背面中间是蟠龙图,外围钤“光绪年造”及英文,汉译为“大清帝国银币”。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台湾鸿禧美术馆有藏。
以上四枚为天津户部造币总厂试铸,未正式流通,全套四枚品相皆完好者甚为难得,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品。
丙午户部“中”字大清银币一两
参考数据:重量约37克,直径约40毫米,等级二级。
丙午户部“中”字大清银币五钱
参考数据:重量约19克,直径约34毫米,等级四级。
丙午户部“中”字大清银币二钱
参考数据:重量约8克,直径约25毫米,等级四级。
丙午户部“中”字大清银币一钱
参考数据:重量约4克,直径约21毫米,等级五级。
丙午中字大清银币壹两部分成交记录:
丙午中字大清壹两---成交价格:RMB成交日期
丙午中字大清五钱---成交价格:RMB成交日期
丙午中字大清二钱---成交价格:RMB成交日期
此钱币为大清银币户部丙午中字壹两,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大清银币”四字,四个字中间的空心圆圈内镌一个“中”字。珠圈外上镌满文“大清银币”四个字 ,满文两侧分镌“丙午”两个汉字。珠圈外左右两侧分镌“户部”两个字。下镌“壹两”两个字。银币正面的边缘镌精美的水波纹。银币背面中央珠圈内镌盘龙图,珠圈外上镌“光绪年造”四个汉字,周围环镌英文“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中文意思为“大清帝国银币”。中字大清银币壹两正面有阴刻中字,钱币界称它为中字一两,正面外围有水波纹饰,为当时防伪之用,为区分新旧币,一两银币比一般七钱二分加大一成;钱币底版多数有小小的颗粒是因为模具生锈造成,也是业界辨别真伪的基本暗记。